|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 | 第10-13页 |
| ·来源 | 第10页 |
| ·组成 | 第10-13页 |
| ·三维荧光光谱 | 第13-14页 |
| ·平行因子分析 | 第14页 |
| ·平行因子分析法应用于解析水体中 EEMs | 第14-16页 |
| ·本论文总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7-21页 |
| ·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17页 |
| ·平行因子分析过程 | 第17-21页 |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17-19页 |
| ·因子数选择 | 第19-20页 |
| ·模型的确认和组分的输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在夏、秋季东海溶解有机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测定 | 第21-22页 |
| ·叶绿素 a 浓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因子数的选择 | 第22页 |
| ·东海溶解有机物的荧光组分 | 第22-24页 |
| ·各荧光组分相关性分析 | 第24页 |
| ·各组分荧光分布特征 | 第24-26页 |
| ·三组分夏、秋两季荧光强度比较 | 第26-27页 |
| ·三组分与叶绿素 a 和盐度的关系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2011 年东海春季赤潮演替过程中溶解有机物的荧光特性 | 第30-41页 |
| ·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测定 | 第30-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 ·CDOM 的荧光组分特征 | 第32-34页 |
| ·各组分同源性分析 | 第34页 |
| ·各组分荧光的强度纵向比较 | 第34-35页 |
| ·各组分荧光的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35-36页 |
| ·三组分荧光强度随赤潮演替的空间分布 | 第36-38页 |
| ·三组分荧光强度与盐度的关系 | 第38-39页 |
| ·三组分荧光强度与溶解有机碳的关系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浒苔降解过程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 第41-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浒苔降解过程 | 第41页 |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 ·浒苔降解情况概述 | 第42-43页 |
| ·CDOM 的荧光组分特征 | 第43-45页 |
| ·各荧光组分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 ·G25.8.31组浒苔降解过程中四组分的变化特征 | 第46-47页 |
| ·温度对浒苔降解过程中四组分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盐度对浒苔降解过程中四组分的影响 | 第48-49页 |
| ·PH 对浒苔降解过程中四组分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