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滑坡的单排抗滑桩合理布置形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抗滑桩设计要素 | 第12-13页 |
·抗滑桩的桩土相互作用 | 第13-15页 |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滑坡与抗滑桩设计理论简介 | 第20-33页 |
·滑坡的特征分析 | 第20-25页 |
·滑坡的形态特征 | 第20-22页 |
·滑坡的受力特征 | 第22-25页 |
·抗滑桩的计算理论 | 第25-30页 |
·滑坡推力计算 | 第25-26页 |
·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 | 第26-27页 |
·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抗滑桩的设计参数 | 第30-32页 |
·抗滑桩的平面位置 | 第30页 |
·桩截面尺寸 | 第30-31页 |
·锚固深度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分析 | 第33-49页 |
·土拱效应的成拱条件 | 第33-34页 |
·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 | 第34-39页 |
·分析模型 | 第34-36页 |
·形成机理 | 第36-39页 |
·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39-48页 |
·滑坡推力 | 第39-40页 |
·桩间距 | 第40-41页 |
·土体力学性质 | 第41-44页 |
·接触面性状 | 第44-46页 |
·抗滑桩布桩形式 | 第46-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4章 不同布桩形式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第49-71页 |
·三维数值模型 | 第49-54页 |
·实例工程概况与分析模型 | 第49-52页 |
·三种布桩形式的分析模式 | 第52-54页 |
·不同布桩形式的抗滑桩受力分析 | 第54-67页 |
·桩间距对其内力与变形影响 | 第55-58页 |
·桩截面尺寸对其内力与变形影响 | 第58-61页 |
·锚固段长度对桩内力与变形影响 | 第61-63页 |
·排距对品字形布桩的内力与变形影响 | 第63-66页 |
·矢跨比对拱形布桩的内力与变形影响 | 第66-67页 |
·不同布桩形式的综合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分析 | 第71-78页 |
·桩间距 | 第71-73页 |
·桩截面 | 第73-74页 |
·桩长 | 第74-77页 |
·锚固段 | 第74-75页 |
·受荷段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工作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