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6页 |
1 引言 | 第16-52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6-20页 |
·代谢组学简介 | 第20-23页 |
·代谢组学的定义 | 第20页 |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特点 | 第20-21页 |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 第21-23页 |
·核磁共振(NMR)简介 | 第23-40页 |
·核磁共振(NMR)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化学位移 | 第25-27页 |
·弛豫时间T_1和T_2 | 第27页 |
·耦合常数 | 第27-28页 |
·代谢组学中常用的一维核磁谱和二维核磁谱 | 第28-34页 |
·一维Noesyprld谱或Noesygpprld谱 | 第29-30页 |
·一维CPMG谱 | 第30-31页 |
·一维扩散加权Led谱 | 第31页 |
·二维J分解谱~1H-~1H JRES | 第31-32页 |
·二维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 COSY | 第32-33页 |
·二维~1H-~1H TOCSY | 第33页 |
·二维~1H-~(13)C HSQC谱 | 第33-34页 |
·二维异核多键相关谱~1H-~(13)C HMBC | 第34页 |
·核磁谱中代谢物的归属 | 第34-40页 |
·代谢组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40-41页 |
·多元统计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1D-STOCSY和2D-STOCSY | 第44-47页 |
·代谢组学的应用 | 第47-51页 |
·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47-48页 |
·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 | 第48-49页 |
·代谢组学在植物药以及中医领域的应用 | 第49-50页 |
·代谢组学在基因功能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50-51页 |
·转录组学简述 | 第51-52页 |
2 喹赛多在Kunming小鼠体内急性毒理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52-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试剂 | 第52-53页 |
·动物试验 | 第53页 |
·临床血生化检测 | 第53-54页 |
·组织病理切片 | 第54页 |
·肝脏与肾脏组织的提取 | 第54页 |
·NMR样品的制备与数据采集 | 第54-55页 |
·NMR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样品的数据采集 | 第5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5-56页 |
·结果 | 第56-65页 |
·血生化检测结果 | 第56页 |
·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尿样、肝脏以及肾脏代谢物的归属 | 第57-61页 |
·多元统计数据模型验证 | 第61-62页 |
·尿样中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62-64页 |
·肝脏和肾脏中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3 喹赛多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急性毒理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70-9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试剂 | 第70页 |
·动物实验 | 第70-71页 |
·临床血生化检测 | 第71页 |
·组织病理切片 | 第71页 |
·肝脏与肾脏的组织提取 | 第71-72页 |
·样品的预处理与NMR检测 | 第72页 |
·NMR样品的制备 | 第72页 |
·样品的数据采集 | 第72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2-73页 |
·结果 | 第73-83页 |
·血生化检测结果 | 第73-74页 |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第74-75页 |
·大鼠尿样、血样和肝脏代谢物的归属 | 第75-79页 |
·多元统计数据模型验证 | 第79-80页 |
·尿样中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80-82页 |
·肝脏和血浆中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7页 |
·由药物代谢所引发的Wistar大鼠内源性代谢组的紊乱 | 第84-86页 |
·能量代谢的紊乱 | 第86-87页 |
·肠道菌群生命活动所受到的抑制 | 第87页 |
·结论 | 第87-90页 |
4 喹赛多在Wistar大鼠体内亚慢性毒理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 第90-12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0-95页 |
·试剂 | 第90页 |
·动物实验 | 第90-91页 |
·临床血生化检测 | 第91页 |
·组织病理切片 | 第91页 |
·肝脏与肾脏的组织提取 | 第91-92页 |
·样品的预处理与NMR检测 | 第92页 |
·NMR样品的制备 | 第92页 |
·样品的数据采集 | 第92页 |
·数据分析 | 第92-93页 |
·表达谱全基因组测序 | 第93-94页 |
·样本 | 第93页 |
·RNA提取与微阵列检测 | 第93-94页 |
·数据分析 | 第94页 |
·qRT-PCR检测 | 第94-95页 |
·结果 | 第95-121页 |
·实验期间动物体重以及进食量的变化 | 第95-96页 |
·血生化检测结果 | 第96-98页 |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第98-100页 |
·大鼠尿样、血样、肝脏以及肾脏代谢物的归属 | 第100-105页 |
·多元统计数据模型验证 | 第105-106页 |
·尿样中代谢物的变化 | 第106-110页 |
·肝脏代谢物的变化 | 第110-111页 |
·血样代谢物的变化 | 第111-112页 |
·肾脏代谢物的变化 | 第112-113页 |
·表达谱全基因组测序与qRT-PCR结果 | 第113-121页 |
·表达谱全基因组测序聚类分析 | 第113-114页 |
·表达谱基因变化 | 第114-118页 |
·qRT-PCR检测结果 | 第118-119页 |
·与发生显著变化基因有关的通路与网络 | 第119-121页 |
·讨论 | 第121-127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的机体脂类代谢的紊乱 | 第122-125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的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紊乱 | 第125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的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 第125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的核苷酸代谢的紊乱 | 第125-126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肝脏的炎性反应 | 第126-127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神经系统的病变 | 第127页 |
·长期的喹赛多暴露所导致机体肠道菌群的变化 | 第127页 |
·结论 | 第127-12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Kunming小鼠和Wistar大鼠对喹赛多急性暴露反应的异同 | 第128-129页 |
·Wistar大鼠对喹赛多亚慢性暴露的反应以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129-131页 |
·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50页 |
附录 | 第150-16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8-170页 |
附件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