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农用地定级研究--以吉林省东丰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农用地定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农用地定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GIS 概述及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GIS 概述 | 第15-16页 |
·GIS 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农用地定级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农用地定级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土地生产力理论 | 第19页 |
·土壤学理论 | 第19-20页 |
·农用地定级内涵 | 第20页 |
·农用地定级对象 | 第20页 |
·农用地定级原则 | 第20-22页 |
第3章 农用地定级方法 | 第22-36页 |
·传统定级方法 | 第22-31页 |
·传统方法定级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传统方法定级过程 | 第23-31页 |
·模糊聚类分析法 | 第31-36页 |
·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模糊聚类分析法定级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模糊聚类分析法定级过程 | 第33-36页 |
第4章 东丰县农用地定级实证研究 | 第36-64页 |
·东丰县概况 | 第36-38页 |
·自然条件 | 第36-3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7页 |
·东丰县土地利用现状 | 第37-38页 |
·资料收集 | 第38页 |
·传统方法定级过程 | 第38-50页 |
·模糊聚类分析法定级过程 | 第50-58页 |
·评价因素的确定 | 第50页 |
·评价因素的分级及标准值的确定 | 第50-51页 |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51-52页 |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 | 第52-53页 |
·构建模糊聚类分析模型 | 第53-54页 |
·综合评判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4页 |
·方法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