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多中心合作治理理论 | 第11-13页 |
·生态整体主义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14-16页 |
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概述 | 第16-2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长株潭城市群 | 第16页 |
·生态绿心 | 第16-17页 |
·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 第17-18页 |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环境概况 | 第18-20页 |
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制建设现状 | 第20-21页 |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1-28页 |
·生态环境立法内容滞后 | 第21-22页 |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 | 第22-23页 |
·生态司法救济机制缺失 | 第23-25页 |
·生态环境法律监督不力 | 第25-26页 |
·生态环境法制意识不强 | 第26-28页 |
4 国内外特定生态保护区域的法制建设经验借鉴 | 第28-36页 |
·国外特定生态保护区域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28-32页 |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28-30页 |
·新加坡生态城市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30-31页 |
·欧洲莱茵河地区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31-32页 |
·国内特定生态保护区域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32-34页 |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32-33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的法制建设经验 | 第33-34页 |
·国内外特定生态保护区域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制建设的启示 | 第34-36页 |
5 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制建设的建议 | 第36-46页 |
·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立法 | 第36-39页 |
·整合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 第36-37页 |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第37-39页 |
·创新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创新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全面确立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 | 第40页 |
·完善生态绿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救济制度 | 第40-42页 |
·确定生态环境侵权行为实施地法院管辖原则 | 第40-41页 |
·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41-42页 |
·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第42页 |
·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法律监督机制 | 第42-44页 |
·理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 | 第43页 |
·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权威 | 第43页 |
·建立生态保护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公众参与机制 | 第43-44页 |
·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宣传教育 | 第44-46页 |
·重视发挥生态环境教育的社会功能 | 第44页 |
·培养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