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大院“三雕”图案艺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9页 |
|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第11-13页 |
| 2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3-15页 |
| ·经济因素 | 第13页 |
| ·政治制度因素 | 第13页 |
| ·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因素 | 第13-14页 |
| ·地理环境因素 | 第14页 |
| ·理想追求因素 | 第14-15页 |
| 3 晋商大院“三雕”概况 | 第15-27页 |
| ·晋中市概况 | 第15页 |
| ·晋商大院概况 | 第15-17页 |
| ·常家庄园概况 | 第16页 |
| ·曹家大院概况 | 第16页 |
| ·乔家大院概况 | 第16-17页 |
| ·渠家大院概况 | 第17页 |
| ·王家大院概况 | 第17页 |
| ·“三雕”概念 | 第17-21页 |
| ·晋商大院“三雕”特征 | 第18页 |
| ·砖雕 | 第18-19页 |
| ·木雕 | 第19-20页 |
| ·石雕 | 第20-21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应用 | 第21-27页 |
| ·砖雕应用 | 第21-23页 |
| ·木雕应用 | 第23-24页 |
| ·石雕应用 | 第24-27页 |
| 4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题材与文化内涵 | 第27-37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表现形式 | 第27-32页 |
| ·花卉纹样 | 第27-28页 |
| ·动物纹样 | 第28-29页 |
| ·人物纹样 | 第29页 |
| ·书法文字 | 第29-30页 |
| ·器物形 | 第30页 |
| ·综合形 | 第30-31页 |
| ·几何形纹样 | 第31-32页 |
| ·谐音纹样 | 第32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文化内涵 | 第32-37页 |
| ·儒家文化 | 第32页 |
| ·吉祥文化 | 第32-34页 |
| ·风水文化 | 第34-35页 |
| ·意境文化 | 第35-37页 |
| 5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形式美法则 | 第37-45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装饰风格 | 第37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形式美 | 第37-41页 |
| ·秩序美 | 第37-38页 |
| ·平面美 | 第38-39页 |
| ·空间美 | 第39-40页 |
| ·整体美 | 第40-41页 |
| ·晋商大院“三雕”图案构成法则 | 第41-45页 |
| ·变化统一 | 第41-43页 |
| ·对称均衡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课题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