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社会排斥的含义 | 第9-11页 |
·社会学领域的社会排斥 | 第9-10页 |
·心理学领域的社会排斥 | 第10-11页 |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 | 第11-13页 |
·启动范式 | 第11页 |
·虚假人格反馈范式 | 第11-12页 |
·团体活动中的排斥范式 | 第12页 |
·忽视范式 | 第12-13页 |
·社会排斥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社会排斥的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第2部分 问题提出 | 第19-23页 |
·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现实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研究角度的创新 | 第21页 |
·研究内容的细化 | 第21-23页 |
第3部分 实验研究与实验结果 | 第23-37页 |
·预实验:实验情境诱发社会排斥的方法检验 | 第23-27页 |
·实验材料的准备:自编实验情境(不同水平的社会排斥) | 第23-25页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实验假设 | 第25页 |
·被试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研究程序 | 第26页 |
·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实验一 | 第27-33页 |
·实验材料准备:自编人际交往倾向量表1 | 第27-28页 |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实验假设 | 第28页 |
·被试 | 第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研究程序 | 第29页 |
·研究结果 | 第29-33页 |
·实验二 | 第33-37页 |
·实验材料准备:自编人际交往倾向量表2 | 第33页 |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实验假设 | 第33页 |
·被试 | 第33-34页 |
·研究工具 | 第34页 |
·研究程序 | 第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37页 |
第4部分 讨论分析 | 第37-43页 |
·实验情境诱发社会排斥的方法检验 | 第37页 |
·社会排斥与情绪体验 | 第37-38页 |
·社会排斥与人际交往倾向的关系 | 第38-43页 |
·社会排斥情境下,个体对于未实施排斥者的人际交往倾向 | 第38-40页 |
·社会排斥情境下,个体对于实施排斥者的人际交往倾向 | 第40页 |
·不同水平的社会排斥与人际交往倾向的关系 | 第40-41页 |
·拒绝敏感性、社会排斥与人际交往倾向的关系 | 第41-43页 |
第5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3-47页 |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4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