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GIS 技术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GIS 技术在瓦斯防治中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分类选取和信息库的建立 | 第17-29页 |
·瓦斯地质学与瓦斯地质信息概述 | 第17-18页 |
·瓦斯地质学的概念 | 第17页 |
·瓦斯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瓦斯地质信息的定义 | 第17-18页 |
·煤层瓦斯赋存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页 |
·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信息简介 | 第20-22页 |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分类选取 | 第22页 |
·瓦斯地质信息的系统分类 | 第22页 |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选择 | 第22页 |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库的建立 | 第22-28页 |
·空间数据(图形数据)设计 | 第23-24页 |
·属性数据表设计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可视化开发总体设计 | 第29-38页 |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29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系统开发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 | 第30-32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1-32页 |
·系统的开发方式 | 第32-33页 |
·GIS 系统的开发方式 | 第32-33页 |
·系统开发的比较和分析 | 第33页 |
·系统选用的运行平台和开发平台 | 第33-34页 |
·系统的运行平台 | 第33页 |
·系统的开发平台 | 第33-34页 |
·开发工具 MapObjects 介绍 | 第34-38页 |
·MapObjccts 简介 | 第34-35页 |
·MapObjccts 主要功能介绍 | 第35页 |
·MO 可编程 Activex 对象简介 | 第35-36页 |
·MO 的 Map 控件介绍 | 第36-38页 |
4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建立 | 第38-47页 |
·系统建立 | 第38-39页 |
·系统简介 | 第38页 |
·建立流程 | 第38-39页 |
·数据结构分析 | 第39-42页 |
·CAD 数据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MO 数据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数据转换 | 第42-44页 |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建立 | 第44-46页 |
·系统界面 | 第44-45页 |
·系统菜单 | 第45-46页 |
·工具条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可视化的功能的实现 | 第47-60页 |
·图层管理功能 | 第47-48页 |
·图形操作功能 | 第48-51页 |
·图形基本操作 | 第48-49页 |
·鹰眼导航 | 第49-51页 |
·图形输出 | 第51页 |
·图形输入与编辑功能 | 第51-52页 |
·查询功能 | 第52-57页 |
·空间查询 | 第52-54页 |
·属性查询 | 第54-57页 |
·预测预报功能 | 第57页 |
·分析统计功能 | 第57-58页 |
·知识信息功能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系统应用实例 | 第60-72页 |
·工作面基本情况简介 | 第60页 |
·瓦斯地质信息录入 | 第60-63页 |
·图形数据的形成 | 第60-61页 |
·图形对象属性信息的赋予 | 第61-63页 |
·预测预报分析 | 第63-64页 |
·分析统计功能 | 第64-70页 |
·瓦斯地质信息专题图分析 | 第64-67页 |
·瓦斯地质信息统计分析 | 第67-69页 |
·瓦斯地质信息缓冲区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