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一、鼠疫的历史背景 | 第10-12页 |
·第一次大流行 | 第10-11页 |
·第二次大流行 | 第11-12页 |
·第三次大流行 | 第12页 |
二、鼠疫的现实危害 | 第12-13页 |
三、中国鼠疫菌资源丰富 | 第13页 |
四、鼠疫菌分型及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鼠疫菌分型的研究 | 第13-15页 |
·鼠疫菌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概括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鼠疫菌基因组多态性形成机制 | 第17-18页 |
五、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Luminex多重检测SNP技术平台的建立 | 第20-3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4页 |
·材料 | 第21页 |
·菌株 | 第21页 |
·引物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3页 |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 第21-22页 |
·多重PCR扩增 | 第22页 |
·Exo-SAP处理 | 第22页 |
·ASPE反应 | 第22页 |
·杂交反应 | 第22页 |
·磁珠清洗 | 第22-23页 |
·生物素-亲和素杂交反应 | 第23页 |
·Luminex技术检测 | 第23页 |
·结果 | 第23-24页 |
·Luminex xTAG检测分析 | 第23页 |
·实验重现性 | 第23-24页 |
2 讨论 | 第24-31页 |
第三章 我国鼠疫菌东方型起源的初步探讨 | 第31-6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9页 |
·材料 | 第33页 |
·菌株 | 第33页 |
·引物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9页 |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 第33-34页 |
·多重PCR扩增 | 第34页 |
·Exo-SAP处理 | 第34页 |
·ASPE反应 | 第34页 |
·杂交反应 | 第34-35页 |
·磁珠清洗 | 第35页 |
·生物素-亲和素杂交反应 | 第35页 |
·Luminex技术检测 | 第35-39页 |
2 结果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65页 |
4. 下一步试验计划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