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中污染物的形成及迁移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3-19页 |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13-15页 |
·自然地理 | 第13-15页 |
·研究区煤矸石特征及堆放情况 | 第15-17页 |
·研究区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 第17-19页 |
·地面塌陷和地表裂缝 | 第17页 |
·滑坡 | 第17页 |
·煤矸石堆存 | 第17页 |
·地下水污染 | 第17页 |
·土地资源破坏 | 第17-19页 |
3 污染物溶质运移理论 | 第19-31页 |
·土壤溶质迁移转化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对流 | 第19页 |
·分子扩散 | 第19-20页 |
·机械弥散 | 第20-21页 |
·土壤溶质穿透曲线 | 第21-23页 |
·对流弥散方程 | 第23-27页 |
·对流弥散方程的推导 | 第23-25页 |
·有吸附或解吸时的弥散方程 | 第25-26页 |
·方程的初始条件 | 第26-27页 |
·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27页 |
·对流弥散方程求解方法 | 第27-31页 |
·饱和对流弥散方程的解析解 | 第28-29页 |
·非饱和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解 | 第29-31页 |
4 煤矸石浸泡过程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 第31-41页 |
·煤矸石样品的采集及成分分析 | 第31-33页 |
·煤矸石样品的采集 | 第31-32页 |
·矿物成分分析 | 第32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2-33页 |
·浸泡过程中污染物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 | 第33-41页 |
·实验过程 | 第34-35页 |
·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35-37页 |
·固液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5 饱和状态下的淋滤试验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 第41-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淋滤稳定过程 | 第42-45页 |
·动态吸附过程 | 第45-48页 |
6 非饱和状态下的淋滤试验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 第48-55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50-55页 |
·淋滤稳定过程 | 第50页 |
·动态吸附过程 | 第50-55页 |
7 溶质运移数值模拟计算 | 第55-69页 |
·污染物在饱和带状态下迁移转化模型和计算分析 | 第55-57页 |
·数学模型 | 第55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污染物在非饱和带状态下迁移转化模型和计算分析 | 第57-62页 |
·数学模型 | 第57-58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地球化学模拟 | 第62-69页 |
8 结论和建议 | 第69-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