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第1章 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模式的发生学考察 | 第13-24页 |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政治参与理论 | 第13-17页 |
·马列主义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 | 第13-14页 |
·毛泽东关于政党关系的理论 | 第14-15页 |
·邓小平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思想 | 第15页 |
·“三个代表”思想对多党合作思想的贡献 | 第15-16页 |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思想的理论创新 | 第16-17页 |
·历史依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实践 | 第17-19页 |
·制度前提: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第19-24页 |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 第19-21页 |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优越性 | 第21-24页 |
第2章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必要性考察 | 第24-35页 |
·政治参与: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 第24-26页 |
·多元利益整合与表达的必然要求 | 第26-28页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 第28-35页 |
第3章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独特性:中西比较的视野 | 第35-44页 |
·参政党而非在野党:政党制度的不同 | 第35-37页 |
·政党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政党与政权的关系 | 第36-37页 |
·政党与政治资源的关系 | 第37页 |
·共同利益而非仅仅特殊利益:政治参与目的不同 | 第37-40页 |
·协商而非竞争: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 | 第40-44页 |
第4章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现状考察 | 第44-56页 |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发展轨迹及已取得的成就 | 第44-46页 |
·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发展轨迹 | 第44-45页 |
·当代以来,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成就 | 第45-46页 |
·转型期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 第46-49页 |
·当代中国经济的转型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46-48页 |
·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新特点与新挑战 | 第48-49页 |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6页 |
·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够彰显 | 第50页 |
·参与渠道尚需拓宽 | 第50-52页 |
·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第52-53页 |
·参与程序急需规范 | 第53-56页 |
第5章 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 | 第56-72页 |
·明确民主党派角色与功能合理定位 | 第56-61页 |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鼓励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 | 第57-59页 |
·各民主党派要增强主动性,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 第59-61页 |
·拓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渠道 | 第61-67页 |
·参加选举,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 | 第62-63页 |
·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严格监督政府 | 第63-64页 |
·民主党派的网络政治参与 | 第64-67页 |
·提升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程度 | 第67-68页 |
·规范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程序 | 第68-72页 |
·完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程序的三个关键 | 第68-70页 |
·加强和改进共产党对政协的领导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