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3页 |
·研究思路、技术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技术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的演进 | 第16-21页 |
·合作社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合作社 | 第16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7页 |
·合作社组织原则的演进 | 第17页 |
·我国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的演进 | 第17-21页 |
·小农经济阶段 | 第17-18页 |
·改革开放后 | 第18-19页 |
·合作社制度变迁的经验借鉴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1-31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 | 第21-22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分布 | 第22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类型 | 第22-25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 第25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第25-26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制度分析 | 第26-29页 |
·农户对重大决策方式的满意度调查 | 第26-27页 |
·农户对分社主任产生方式的认可度调查 | 第27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分析 | 第27-29页 |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安排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杨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31-37页 |
·杨凌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缺陷 | 第31-33页 |
·产权结构缺失 | 第31页 |
·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行不规范 | 第31页 |
·出资形式不规范,合作社财产虚无化 | 第31-32页 |
·合作社规模小而分散,自我发展能力弱 | 第32页 |
·合作社扶持政策有待建立与完善 | 第32页 |
·现行人事制度制约合作社发展 | 第32-33页 |
·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33页 |
·成因分析 | 第33-37页 |
·农村经济规模的影响 | 第33-34页 |
·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 | 第34页 |
·相关法律支持欠缺 | 第34页 |
·缺乏成功范例的引导 | 第34-35页 |
·狭窄的业务范围 | 第35页 |
·监督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 第35页 |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 第35页 |
·合作社融资困难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以制度创新促进杨凌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 第37-41页 |
·加强政府引导和税收优惠 | 第37页 |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 第37-38页 |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 第38页 |
·明晰合作社内部财产产权 | 第38页 |
·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38-39页 |
·开拓市场,实施品牌营销策略 | 第39页 |
·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发展潜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