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际背景 | 第9页 |
·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 第13-14页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第14页 |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结合 | 第14页 |
·比较分析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财政支农支出的理论依据及规模效率界定 | 第16-21页 |
·财政支农支出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农产品供求理论 | 第16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7页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7-18页 |
·利益集团理论 | 第18页 |
·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的界定 | 第18-21页 |
·关于效率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内涵及其表达式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 | 第21-27页 |
·山东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 第21-24页 |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 | 第21-23页 |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对规模 | 第23-24页 |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走势 | 第24-27页 |
·1978-1985 年的徘徊增长阶段 | 第24页 |
·1986-1997 年的较快增长阶段 | 第24-25页 |
·1998-2003 年的趋缓增长阶段 | 第25页 |
·2004-2010 年的快速增长阶段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27-31页 |
·模型设定 | 第27页 |
·模型检验 | 第27页 |
·边际产出弹性系数的计量结果 | 第27-28页 |
·财政支农支出和财政非支农支出边际产出值的计量 | 第28-29页 |
·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水平测度 | 第29页 |
·对结果的解释和说明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提高山东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31-34页 |
·优化财政体制、增加地方财力 | 第31页 |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强化政治话语权 | 第31-32页 |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 第32-34页 |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 | 第32页 |
·全面落实涉农补贴政策 | 第32页 |
·切实提高县乡财政公共服务能力 | 第32-33页 |
·积极吸引金融资金加大“三农”投入 | 第33页 |
·鼓励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