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多酸化学简介 | 第11-16页 |
·多酸化学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多酸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2-13页 |
·多酸化合物的表征手段 | 第13-14页 |
·多酸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14-16页 |
·多酸 - 有机分子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16-18页 |
·电荷转移配合物定义 | 第16-17页 |
·多酸类电荷转移配合物概述 | 第17-18页 |
·选题思想及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9-21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磷钼杂多酸-苯并咪唑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21-33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1页 |
·配合物晶体结构测试 | 第21-25页 |
·配合物催化实验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配合物 1 的红外分析 | 第25-26页 |
·配合物 1 的差热 -热重分析 | 第26-27页 |
·配合物 1 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27-31页 |
·配合物 1 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磷钨杂多酸-吡啶类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3页 |
·配合物晶体结构测试 | 第33-38页 |
·配合物催化实验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配合物 2 和 3 的红外分析 | 第38-39页 |
·配合物 2 和 3 的差热 - 热重分析 | 第39-42页 |
·配合物 2 和 3 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42-48页 |
·配合物 2 和 3 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多酸-二甲胺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9-50页 |
·配合物晶体结构测试 | 第50-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配合物 4 和 5 的红外分析 | 第54-55页 |
·配合物 4 和 5 的差热 - 热重分析 | 第55-57页 |
·配合物 4 和 5 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57-62页 |
·配合物 4 和 5 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 As2Mo6结构的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63-73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配合物 (C_2H_8N)_6( As_2Mo_6O_(26)) · 4 H_2O ( 6)的合成 | 第63页 |
·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 | 第63-66页 |
·配合物催化实验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配合物 6 的红外分析 | 第66-67页 |
·配合物 6 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67页 |
·配合物 6 的光致变色性能 | 第67-68页 |
·配合物 6 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68-72页 |
·配合物 6 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