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説明 | 第10-14页 |
第1章 绪論 | 第14-42页 |
·異譯經的定义、價值与研究述評 | 第15-25页 |
·異譯经的定义、產生原因及語言研究價值 | 第15-17页 |
·異譯經語言研究述評 | 第17-25页 |
·從佛教文獻看兩種《阿育王》 | 第25-38页 |
·從歷代經録看兩種《阿育王》 | 第26-29页 |
·從佛教類書看兩種《阿育王》 | 第29-34页 |
·從《付法藏因缘傳》看《阿育王傳》 | 第34-35页 |
·两種《阿育王》的譯者 | 第35-3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8-42页 |
·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第2章 兩種《阿育王》譯本的总体概貌 | 第42-58页 |
·兩經篇章結構的宏觀对比 | 第42-43页 |
·兩經翻譯内容的微觀对比 | 第43-48页 |
·有與無 | 第43-45页 |
·簡與繁 | 第45-47页 |
·同與異 | 第47-48页 |
·兩經翻譯文体样式对比 | 第48-55页 |
·譯本的體例 | 第48-52页 |
·偈散的使用 | 第52-55页 |
·咒語的直譯与意譯 | 第55页 |
·对两經詞彙的分類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兩經的佛教詞語 | 第58-107页 |
·兩經佛教词語的异同 | 第58-99页 |
·兩經佛教詞語之同 | 第58-60页 |
·兩經佛教詞語之異 | 第60-65页 |
·兩经佛教詞語在譯经史上的層次與地位 | 第65-99页 |
·兩經的佛教文化詞語 | 第99-103页 |
·兩經佛教詞语的特點 | 第103-107页 |
·相通性 | 第103-105页 |
·差異性 | 第105-107页 |
第4章 兩經的專名詞語 | 第107-146页 |
·兩經专有名詞的異同 | 第107-113页 |
·人名类專名 | 第107-110页 |
·地名类專名 | 第110-111页 |
·物名類专名 | 第111-113页 |
·两经专名譯名在譯經史中的層次與地位 | 第113-141页 |
·人名類專名 | 第113-134页 |
·地名類專名 | 第134-138页 |
·物名类專名 | 第138-141页 |
·兩經專有名詞的特點 | 第141-146页 |
·相同點 | 第141-142页 |
·不同點 | 第142-143页 |
·從專名譯名看两經的時代、地域 | 第143-146页 |
第5章 两經的普通詞語(上) | 第146-189页 |
·同義替代 | 第146-180页 |
·同义單音詞的替代 | 第146-160页 |
·同义複音詞或詞組的替代 | 第160-171页 |
·同义單音詞与雙音詞的替代 | 第171-176页 |
·同義多音節結構與雙音節詞或詞組間的替代 | 第176-180页 |
·類义替代 | 第180-183页 |
·异義替代 | 第183-184页 |
·小结 | 第184-189页 |
第6章 兩經的普通詞語(下) | 第189-228页 |
·兩經詞彙之同 | 第189-193页 |
·兩經詞彙之異 | 第193-225页 |
·獨用詞 | 第194-208页 |
·同詞異义 | 第208-225页 |
·小結 | 第225-228页 |
第7章 結語 | 第228-234页 |
·兩種《阿育王》詞彙的異同 | 第228-231页 |
·相同點 | 第228-230页 |
·差異性 | 第230-231页 |
·從两經詞彙比较實践看利用詞彙鑒別譯经語料譯者的幾種方法 | 第231-234页 |
主要徵引文獻 | 第23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4-255页 |
附録1:校勘記 | 第255-260页 |
附録2:五卷本、七卷本《阿育王传》卷目的頁碼分怖對比 | 第260-261页 |
附録3:高觀如对照兩種《阿育王》品目開合表 | 第261-262页 |
附録4:調查語料全稱-省稱对照表 | 第262-264页 |
後記 | 第264-267页 |
作者茼介 | 第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