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8-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5页 |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研究 | 第9-10页 |
·土壤有机碳库 | 第9页 |
·土壤有机碳分布 | 第9-10页 |
·土壤有机碳测定 | 第10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SAOC) | 第10-11页 |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 第10-11页 |
·易氧化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 | 第11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 第11-15页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 第11-12页 |
·土地管理措施 | 第12页 |
·季节和湿度 | 第12-13页 |
·不同生境和植被类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样地设置 | 第16页 |
·土样采集 | 第16-17页 |
·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四种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 | 第18-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四种类型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及其主要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第18-19页 |
·四种类型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19页 |
·四种类型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变化 | 第19-20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20-22页 |
·讨论 | 第22-25页 |
·四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变化 | 第22-23页 |
·四种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变化 | 第23-24页 |
·四种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 | 第25-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不同坡位土壤活性有机碳分析 | 第25-31页 |
·不同坡位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分析 | 第31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分析 | 第32页 |
·不同坡位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占总有机碳比例分析 | 第32-33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基本理化性质 | 第33-34页 |
第五章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 第34-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不同林龄阶段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不同林龄阶段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 | 第36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分析 | 第37页 |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占总有机碳比例分析 | 第37-38页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基本理化性质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0页 |
Abstract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