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我国现行调解制度的不足 | 第7-12页 |
·调解制度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 第7-8页 |
·民事调解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学术界对现行调解制度的争议 | 第9-10页 |
·我国现行调解制度的不足 | 第10-12页 |
·法院职权主义原则易导致强制调解现象 | 第10页 |
·调解的程序启动随意 | 第10-11页 |
·调解的模式无法适用纠纷多元化和司法效率提高的要求 | 第11页 |
·存在影响调解协议达成的现实因素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诉前调解机制建立的现实需求 | 第12-18页 |
·诉前调解的内涵与特征 | 第13-14页 |
·是在法院主持之下的调解 | 第13页 |
·诉前调解事项具有特殊性 | 第13-14页 |
·诉前调解具有独特的程序 | 第14页 |
·诉前调解具有法律约束力 | 第14页 |
·诉前调解的现实意义 | 第14-17页 |
·诉前调解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诉前调解模式的选择与程序的构建 | 第18-24页 |
·诉前调解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保障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 | 第18-19页 |
·设立多种纠纷解决程序以实现程序多元化 | 第19-20页 |
·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 第20页 |
·诉前调解的构建原则 | 第20-24页 |
·诉前调解的自愿原则 | 第20-21页 |
·诉前调解的合法原则 | 第21-22页 |
·诉前调解的保密原则 | 第22-23页 |
·诉前调解的有限原则 | 第23页 |
·诉前调解的中立原则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诉前调解机制的程序设想 | 第24-33页 |
·诉前调解的程序设置 | 第24-29页 |
·明确诉前调解的管辖及立案范围 | 第24页 |
·明确诉前调解组织的组成 | 第24-25页 |
·诉前调解的启动 | 第25-26页 |
·诉前调解的准备程序 | 第26-27页 |
·诉前调解的进行程序 | 第27-28页 |
·诉前调解的终结程序 | 第28页 |
·诉前调解费用的收取 | 第28-29页 |
·构建诉前调解制度的几点措施 | 第29-33页 |
·加强立法规范诉前调解行为 | 第29-30页 |
·加强诉前调解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 | 第30页 |
·恶意阻挠诉前调解的惩戒机制 | 第30页 |
·建立诉前调解瑕疵的救济制度 | 第30-31页 |
·建立诉前调解的对接机制 | 第31页 |
·诉前调解制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附件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