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 第12-17页 |
| ·研究内容与重点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重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海域价格相关理论 | 第20-34页 |
| ·海域基本问题概述 | 第20-24页 |
| ·海域的概念 | 第20页 |
| ·海域的特性 | 第20-21页 |
| ·海域的使用类型 | 第21-22页 |
| ·海域的使用价值 | 第22-24页 |
| ·海域价格基本问题概述 | 第24-29页 |
| ·海域价格的概念 | 第24-25页 |
| ·海域价格的构成 | 第25-26页 |
| ·海域价格的体系 | 第26-28页 |
| ·海域价格的特征 | 第28-29页 |
| ·海域价格的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 ·劳动价值论 | 第29-31页 |
| ·地价理论 | 第31-32页 |
| ·效用价值论 | 第32-34页 |
| 第3章 海域价格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34-42页 |
| ·资源禀赋 | 第35-36页 |
| ·环境条件 | 第36-39页 |
| ·气象条件 | 第36页 |
| ·水文条件 | 第36-37页 |
| ·地质地貌条件 | 第37-38页 |
| ·灾害条件 | 第38页 |
| ·环境质量 | 第38-39页 |
| ·区位条件 | 第39-42页 |
| ·海域自然区位 | 第39-40页 |
| ·海域经济区位 | 第40页 |
| ·海域交通区位 | 第40-42页 |
| 第4章 海域价格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42-56页 |
| ·供求因素 | 第42-45页 |
|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作用机制 | 第42-44页 |
| ·供求关系对海域价格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经济因素 | 第45-47页 |
|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第45-46页 |
| ·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 第46-47页 |
| ·利率水平 | 第47页 |
| ·社会因素 | 第47-49页 |
| ·社会安定状况 | 第47-48页 |
| ·人口因素 | 第48页 |
| ·投机行为 | 第48-49页 |
| ·政策因素 | 第49-56页 |
| ·海域使用制度 | 第49-50页 |
| ·海域使用年限 | 第50-51页 |
| ·海域使用性质 | 第51页 |
| ·海域供应政策 | 第51-53页 |
| ·海洋功能区划 | 第53-54页 |
|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第54-56页 |
| 第5章 海域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 | 第56-64页 |
| ·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 | 第56-57页 |
| ·行政指令型形成机制 | 第56页 |
| ·市场竞价型形成机制 | 第56-57页 |
| ·海域价格的形成机制的构建 | 第57-61页 |
| ·我国海域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 | 第57-59页 |
| ·构建海域价格形成机制的原则 | 第59页 |
| ·构建海域价格形成机制的路径 | 第59-61页 |
| ·构建海域价格形成机制的保障措施 | 第61-64页 |
| ·调整政府管理职能 | 第61页 |
| ·明确海域产权归属 | 第61-62页 |
| ·开展海域价格评估 | 第62页 |
| ·加强海域市场监管 | 第62-64页 |
| 第6章 实例研究 | 第64-71页 |
| ·用海概况 | 第64-66页 |
| ·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第66页 |
|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 第66-71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72页 |
|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