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腐蚀机理及防腐防垢技术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长庆油田腐蚀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外油田腐蚀结垢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油田井筒及集输站防腐技术 | 第12-13页 |
| ·油田用缓蚀剂介绍 | 第13-14页 |
| ·油井及集输站防垢技术 | 第14-15页 |
| ·油田用阻垢剂介绍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张渠集输站采出水腐蚀机理研究 | 第17-39页 |
| ·实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 ·现场腐蚀结垢调研 | 第17-18页 |
| ·腐蚀机理实验研究 | 第18-34页 |
| ·水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 ·现场挂片实验 | 第22-23页 |
| ·结垢预测 | 第23-25页 |
| ·细菌数量测定 | 第25-26页 |
| ·扫描电镜实验 | 第26-30页 |
| ·腐蚀结垢产物的检测 | 第30-34页 |
| ·腐蚀机理 | 第34-38页 |
| ·点蚀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 ·SRB腐蚀作用机理 | 第36-37页 |
| ·影响腐蚀的其它因素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长庆采油二厂南一区井筒腐蚀机理研究 | 第39-52页 |
| ·采油二厂井筒腐蚀与结垢现状 | 第39-51页 |
| ·采出液水质分析 | 第39-43页 |
| ·结垢趋势预测 | 第43页 |
| ·扫描电镜实验 | 第43-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筛选缓蚀剂、阻垢剂和杀菌剂及室内复配试验 | 第52-77页 |
| ·缓蚀剂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研究 | 第52-69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2-54页 |
| ·静态挂片法试验研究 | 第54-56页 |
| ·单剂缓蚀剂缓蚀效果实验 | 第56-59页 |
| ·复配后缓蚀剂缓蚀效果试验 | 第59-69页 |
| ·防腐效果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页 |
| ·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研究 | 第69-73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69-70页 |
| ·静态防垢实验 | 第70-71页 |
| ·单剂阻垢剂筛选试验 | 第71页 |
| ·复配阻垢剂试验 | 第71-72页 |
| ·防垢效果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72-73页 |
| ·杀菌剂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研究 | 第73-74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73页 |
| ·杀菌效果试验 | 第73页 |
| ·复配后杀菌效果试验 | 第73-74页 |
| ·药剂投加工艺研究 | 第74-76页 |
| ·单独使用杀菌剂后腐蚀速度测定 | 第74-75页 |
| ·杀菌剂与缓蚀剂投加工艺研究 | 第75-76页 |
| ·缓蚀、阻垢、杀菌剂配伍性试验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治理对策 | 第77-79页 |
|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 ·治理对策 | 第77-78页 |
| ·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