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抑郁症 | 第8页 |
·影响抑郁症的因素 | 第8-10页 |
·性别 | 第8-9页 |
·年龄 | 第9页 |
·脑血管疾病 | 第9-10页 |
·教育程度 | 第10页 |
·抑郁症情绪的认知功能研究 | 第10-18页 |
·抑郁症情绪的 ERP 研究 | 第10-12页 |
·抑郁症情绪的 fMRI 研究 | 第12-15页 |
·抑郁症情绪的 Gamma 波活动研究 | 第15-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25页 |
·被试选择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刺激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范式 | 第21-22页 |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EEG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ERP 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Gamma 波数据预处理 | 第24页 |
·统计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5-57页 |
·行为数据结果 | 第25页 |
·ERP 分析结果 | 第25-42页 |
·情绪诱发 ERP 波形之间的比较 | 第26-32页 |
·正常组左侧额叶的比较 | 第26-28页 |
·正常组右侧额叶的比较 | 第28-29页 |
·抑郁组左侧额叶的比较 | 第29-31页 |
·抑郁组右侧额叶的比较 | 第31-32页 |
·情绪诱发的 ERP 波形在额叶左右两侧的比较 | 第32-37页 |
·正常组额叶左右两侧的比较 | 第32-35页 |
·抑郁组额叶左右两侧的比较 | 第35-37页 |
·抑郁组与正常组的比较 | 第37-42页 |
·正性情绪诱发的 ERP 在正常组与抑郁组之间的比较 | 第37-39页 |
·中性情绪诱发的 ERP 在正常组与抑郁组之间的比较 | 第39-41页 |
·负性情绪诱发的 ERP 在正常组与抑郁组之间的比较 | 第41-42页 |
·Gamma 活动结果 | 第42-57页 |
·额叶两侧的 Gamma 波活动对比 | 第42-46页 |
·情绪诱发的 Gamma 波活动比较 | 第46-52页 |
·正常组组内比较 | 第46-49页 |
·抑郁组组内比较 | 第49-52页 |
·正常组与抑郁组两者比较 | 第52-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62页 |
·行为结果讨论 | 第57页 |
·ERP 结果讨论 | 第57-59页 |
·Gamma 波活动结果讨论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总结 | 第62-63页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