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 2 SIP 协议和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1-28页 |
| ·会话初始化协议 | 第11-18页 |
| ·SIP 实体 | 第11-12页 |
| ·SIP 事务 | 第12-17页 |
| ·SIP 消息格式 | 第17-18页 |
| ·会话描述协议 | 第18页 |
| ·多媒体会议 | 第18-22页 |
| ·多媒体会议构成 | 第19页 |
| ·多媒体会议模型 | 第19-21页 |
| ·多媒体会议流程 | 第21-22页 |
| ·RTP/RTCP 协议 | 第22-24页 |
| ·实时传输协议 | 第22-23页 |
|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 第23-24页 |
| ·组播方式 | 第24-26页 |
| ·组播方式的特点 | 第25页 |
| ·组播路由协议 | 第25-26页 |
| ·基于 SIP 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结构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多媒体会议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第28-49页 |
| ·服务质量 | 第28-30页 |
| ·QoS 保障体系 | 第30-35页 |
| ·综合服务 | 第30-31页 |
| ·资源预约协议 | 第31-32页 |
| ·区分服务 | 第32-34页 |
| ·不同 QoS 保障模型对比 | 第34-35页 |
| ·多协议标签交换 | 第35-38页 |
| ·MPLS 网络结构 | 第35-36页 |
| ·标签及 MPLS 帧结构 | 第36页 |
| ·MPLS 网络工作流程 | 第36-38页 |
| ·基于区分服务的 MPLS-TE 模型 | 第38-45页 |
| ·区分服务分组 | 第38-39页 |
| ·MPLS 与 DiffServ 映射 | 第39-40页 |
| ·MPLS-TE 模型 | 第40-41页 |
| ·MPLS-TE 路由算法 | 第41-42页 |
| ·MPLS-TE 模拟仿真 | 第42-45页 |
| ·音视频同步技术研究 | 第45-48页 |
| ·RTP/RTCP 数据流 | 第45-46页 |
| ·音视频同步算法 | 第46-47页 |
| ·模拟仿真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多媒体会议安全策略 | 第49-55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安全隐患分析 | 第49-50页 |
| ·安全防范机制 | 第50-53页 |
| ·HTTP 摘要认证 | 第50-51页 |
| ·TLS | 第51-52页 |
| ·IPSec | 第52页 |
| ·S/MIME | 第52页 |
| ·限制 | 第52-53页 |
| ·基于 SIP 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安全机制模型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者录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