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Hsp17.0、DREBA5-1和RAV1-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 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研究进展第10-14页
   ·sHsps的结构第10-11页
   ·sHsp的功能第11-12页
   ·植物sHsps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2 AP2/EREBP类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4-22页
   ·具有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的分子结构第14-15页
   ·具有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的功能第15-16页
   ·DREB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第16-17页
   ·DREB类转录因子在抗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17-21页
     ·DREB类转录因子在干旱胁迫中的作用第18-19页
     ·DREB类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作用第19-20页
     ·DREB类转录因子在低温胁迫中的作用第20页
     ·DREB类转录因子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第20-21页
   ·RAV类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第21页
   ·RAV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第21-22页
   ·RAV类转录因子在抗逆境中的作用第22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水稻Hsp17.0基因的功能研究第24-52页
 1 材料与试剂第24-25页
   ·供试材料第24页
   ·主要试剂第24页
   ·常用实验仪器第24-25页
   ·培养基第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30页
   ·引物设计第25-26页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26页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26页
   ·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观察及统计第26页
   ·转基因水稻对不同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第26-29页
     ·转基因水稻幼苗期逆境处理第26-28页
     ·转基因水稻开花期逆境处理第28-29页
   ·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第29-30页
     ·细胞质膜稳定性(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第29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29页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植株叶片水分散失率测定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8页
   ·OsHsp17.0-OE转基因植株的转录水平检测第30页
   ·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观察第30-31页
   ·幼苗期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第31-41页
     ·幼苗期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的干旱逆境响应第31-36页
     ·幼苗期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的高盐逆境响应第36-40页
     ·幼苗期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的高低温逆境响应第40页
     ·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对重金属离子(镉)的响应第40-41页
   ·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幼苗期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第41-44页
     ·干旱和盐胁迫对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非生物逆境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非生物逆境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开花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第44-48页
     ·OsHsp17.0-OE转基因水稻开花期干旱处理后形态观察第44-45页
     ·OsHsp17.0-OE转基因植株叶片水分散失率测定第45-46页
     ·OsHsp17.0-OE转基因植株干旱处理后相对电导率、MDA、脯氨酸的测定第46-47页
     ·OsHsp17.0-OE转基因植株高温处理后MDA、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47-48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8-52页
第三章 水稻DREBA5-1和RAV1-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第52-74页
 1 材料与试剂第52-53页
 2.试验方法第53-58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3页
   ·引物设计第53-54页
   ·表达分析的材料准备第54-55页
   ·半定量RT-PCR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第55-56页
     ·半定量RT-PCR第55页
     ·荧光定量PCR第55-56页
   ·OsDREBA5-1和OsRAV1-1基因过表达和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57页
     ·OsDREBA5-1和OsRAV1-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技术路线第56-57页
     ·OsDREBA5-1和OsRAV1-1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技术路线第57页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57-58页
   ·转基因植株的转录水平检测第5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8-72页
   ·OsDREBA5-1和OsRAV1-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8-64页
     ·OsDREBA5-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8-61页
     ·OsRAV1-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64页
   ·OsDREBA5-1和OsRAV1-1基因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第64-65页
   ·逆境胁迫下OsDREBA5-1和OsRAV1-1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第65-68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8-70页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70-71页
   ·转基因植株的RNA转录水平检测第71-7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2-74页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计划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附录第86-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弱光胁迫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14C连续标记下水稻同化碳向土壤有机碳库传输的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