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0-12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简介 | 第10-11页 |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 第11-12页 |
·除氮方法和特点 | 第12-14页 |
·常见除氮方法 | 第12-13页 |
·吸附法除氮的现状和特点 | 第13-14页 |
·除磷方法和特点 | 第14-15页 |
·生物法除磷的原理和特点 | 第14页 |
·化学法除磷的原理和特点 | 第14-15页 |
·吸附法除磷的原理和特点 | 第15页 |
·除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常见的除磷吸附剂类型和优缺点 | 第15-16页 |
·各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18页 |
·水化水泥颗粒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营养盐的研究 | 第18-20页 |
·水化水泥颗粒吸作为污染物去除吸附剂的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页 |
·课题来源 | 第20-21页 |
2 试验和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分析仪器和试剂 | 第21-22页 |
·分析仪器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22页 |
·吸附剂及吸附质的制备 | 第22-23页 |
·吸附剂制备 | 第22页 |
·人工废水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磷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水化水泥颗粒的物化性质测定 | 第24-25页 |
·水化水泥颗粒成分 | 第24页 |
·零点电位(pHZPC) | 第24页 |
·比表面积 | 第24页 |
·孔隙率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吸附动力学与空白试验 | 第25-26页 |
·水化水泥颗粒吸附水中氨氮的试验 | 第26页 |
·其他因素对水化水泥颗粒吸附磷行为的影响 | 第26页 |
·磷饱和吸附剂脱附再生试验 | 第26-27页 |
3 水化水泥颗粒吸附水中氨氮的特性 | 第27-32页 |
·水化水泥颗粒的物化性质 | 第27-28页 |
·水化水泥颗粒吸附剂的成分分析 | 第27页 |
·水化水泥颗粒吸附剂的物理性质测定 | 第27-28页 |
·水化水泥颗粒吸附氨氮的特性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pH值和常见竞争性离子对水化水泥颗粒吸附磷酸盐的影响 | 第32-42页 |
·不同 pH 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32-34页 |
·水中常见离子对磷酸盐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34-40页 |
·水中 NH_4~+的影响 | 第34-35页 |
·水中Cl~-的竞争吸附 | 第35-37页 |
·水中SO_4~(2-)的影响 | 第37-38页 |
·水中NO_3~-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水中HCO_3~-的影响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5 盐改性对水化水泥颗粒吸附磷酸盐特性的影响 | 第42-59页 |
·盐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42页 |
·盐改性试验 | 第42-45页 |
·吸附动力学拟合 | 第45-55页 |
·XRD图谱分析 | 第55-58页 |
·XRD 图谱分析 | 第55-58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6 磷饱和水化水泥颗粒的脱附再生 | 第59-63页 |
·水化水泥颗粒的脱附再生试验 | 第59-62页 |
·水化水泥颗粒脱附试验 | 第59-61页 |
·水泥颗粒的再生试验 | 第61-62页 |
·再生前后经济效益对比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