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9-29页 |
| 综述一 “证”、“症”、“征”概念辨析及“药症”相关研究 | 第9-20页 |
| 1.“证”、“症”、“征”辨析 | 第9-14页 |
| ·“证”、“症”、“征”之汉字源流考 | 第9-11页 |
| ·“证”、“症”、“征”之医学内涵与外延演化 | 第11-14页 |
| 2. 有关“药症相应” | 第14-20页 |
| ·古代“药症相应”思想的滥觞与发展 | 第14-16页 |
| ·“药症相应”现代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 综述二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第20-29页 |
| 1. 有关“数据挖掘” | 第20-23页 |
| ·数据挖掘概念及其特点 | 第20页 |
| ·数据挖掘的应用范围 | 第20-21页 |
| ·数据挖掘的对象 | 第21页 |
| ·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21-22页 |
| ·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 第22-23页 |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第23-29页 |
| ·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特点 | 第24页 |
| ·中医药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 | 第24-28页 |
| ·中医药数据挖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28-2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数据挖掘 | 第29-60页 |
| 前言 | 第29-31页 |
| 临床数据挖掘资料与方法 | 第31-57页 |
| 1. 资料来源 | 第31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1-40页 |
| ·门诊病历收集与汇总 | 第31页 |
| ·建立名老中医专家经验数据库 | 第31-35页 |
| ·数据挖掘过程 | 第35-40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40-57页 |
| ·不寐对应中药 | 第41-42页 |
| ·口干渴对应中药 | 第42-44页 |
| ·四肢麻木对应中药 | 第44-45页 |
| ·拘急对应中药 | 第45-47页 |
| ·四肢发凉对应中药 | 第47-48页 |
| ·颈项僵硬对应中药 | 第48-50页 |
| ·汗多对应中药 | 第50-51页 |
| ·浮肿对应中药 | 第51-53页 |
| ·呕吐对应中药 | 第53-54页 |
| ·面赤对应中药 | 第54-56页 |
| ·“药一症”关联系数结果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