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我国数字化广播前瞻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一节 引言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第三节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的背景:现代广播发展历程第13-20页
 第一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第13-17页
  一、广播技术的发端第13-15页
  二 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成长第15-17页
 第二节 我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初步发展第17-20页
  一 我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发展第17-18页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第18-20页
第三章 中美两国广播发展比较第20-46页
 第一节 中美两国广播体制对比第20-24页
  一 我国的广播体制第21页
  二 美国的广播体制第21-24页
 第二节 中美两国广播的发展模式对比第24-28页
  一 我国广播的发展模式第24-25页
  二 美国类型化电台的发展模式第25-28页
 第三节 中美两国类型化电台发展比较第28-35页
  一 我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发展状况第28-31页
  二 美国类型化电台的节目形态和特点分析第31-35页
 第四节 我国类型化电台发展瓶颈第35-40页
  一 广播频率数量不足市场无法做到真正细分化第36-37页
  二 民营传媒制作机构发展不够第37-38页
  三 受众调查体系不完善第38页
  四 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域特色欠缺第38-39页
  五 资料库信息不足第39-40页
 第五节 美国广播媒体的其他几点特点分析第40-44页
  一 美国电台的受众市场调查第40-42页
  二 美国电台的制播分离第42-43页
  三 美国电台的商业化营销第43-44页
 第六节 美国广播媒体的数字化发展第44-46页
第四章 我国数字化广播发展的理论预判第46-57页
 第一节 广播媒体的细分化将成为现实第47-49页
 第二节 广播媒体对受众的市场调查分析将更加重视第49-50页
 第三节 广播媒体将向制播分离的形式发展第50-54页
  一 制播分离后的节目制作第51-52页
  二 制播分离后的节目播出和营销第52-54页
 第四节 广播媒体将会吸引更多的高端听众第54-55页
 第五节 广播的地域化与反地域化特点将并存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件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人际传播新方向研究--以通过网络漂流瓶寻求“假想受众”的用户为例
下一篇:《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