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陈仓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第15-30页 |
·概况 | 第15页 |
·自然地理 | 第15-19页 |
·气候 | 第15-17页 |
·水文 | 第17-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1页 |
·区域地貌特征 | 第19-20页 |
·区域大地构造格架 | 第20-21页 |
·研究区地质环境 | 第21-28页 |
·地层岩性 | 第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 第23-26页 |
·岩土体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8-30页 |
3 滑坡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30-49页 |
·滑坡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 第30-36页 |
·滑坡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页 |
·滑坡时间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滑坡形成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37-45页 |
·地形地貌 | 第37-42页 |
·地层岩性 | 第42-43页 |
·地质构造 | 第43-44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4页 |
·降雨 | 第44页 |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第44-45页 |
·地震 | 第45页 |
·典型滑坡实例 | 第45-49页 |
4 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49-63页 |
·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概述 | 第49-50页 |
·基于GIS信息量模型的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50-63页 |
·信息量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基于GIS信息量模型的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步骤 | 第51-52页 |
·基于GIS信息量模型的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 | 第52-63页 |
5 重点区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63-74页 |
·重点区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及方法 | 第63-70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 第63-64页 |
·滑坡灾害危险性定量计算 | 第64-70页 |
·宝中线重点区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70-72页 |
·陇海线重点区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