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油气储量资产计量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油气储量资产信息披露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1-12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油气储量资产的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 ·油气储量概念及其分类 | 第13-18页 |
| ·油气储量的定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油气储量分类 | 第13-18页 |
| ·油气储量资产的界定及其特殊性 | 第18-21页 |
| ·油气储量资产的界定 | 第18-20页 |
| ·油气储量资产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油气储量资产历史成本计量与披露的现状及分析 | 第21-29页 |
| ·现行油气储量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第21-24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 第21-23页 |
| ·现行油气储量资产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采用“历史成本+附注”模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 第24-28页 |
| ·“历史成本+储量数量”模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 第25页 |
| ·“历史成本+储量价值”模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 第25-27页 |
| ·我国油气储量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披露规定 | 第27-28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历史成本计量与披露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油气储量资产计量与披露模式改进研究 | 第29-37页 |
| ·改变油气储量资产计量属性是提高信息相关性的根本途径 | 第29-30页 |
| ·FASB改进油气储量资产价值计量模式的努力 | 第30-32页 |
| ·油气储量资产价值计量——储量认可法的提出 | 第30页 |
| ·储量认可法的特点 | 第30-31页 |
| ·储量认可法的缺陷及失败原因 | 第31-32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探讨 | 第32-34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优势使其成为油气储量资产的选择 | 第32-33页 |
|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成熟运用为油气储量资产的计量提供了依据 | 第33-34页 |
| ·市场和计价技术成熟为油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提供了条件 | 第34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披露模式探讨 | 第34-37页 |
| ·公允价值披露的理论 | 第34-35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披露内容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研究 | 第37-48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 第37页 |
| ·油气储量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评述 | 第37-41页 |
| ·油气储量资产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第37-40页 |
| ·收益现值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不足 | 第40-41页 |
| ·改进油气储量资产的价值评估收益现值模型 | 第41-48页 |
| ·改进收益现值模型的参数考虑 | 第41-42页 |
| ·改进收益现值模型建立及假设 | 第42-44页 |
| ·改进收益现值模型应用 | 第44-48页 |
| 第六章 油气储量资产计量与披露完善途径 | 第48-54页 |
| ·油气储量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实施困境 | 第48-51页 |
| ·油气储量数量的估计问题 | 第48-49页 |
| ·油价对油气储量资产计价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我国实施油气储量资产计量与披露的认识 | 第51-52页 |
| ·稳妥和循序渐进地推进油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模式 | 第51页 |
| ·考虑油气储量资产信息揭示相关性的同时适当兼顾可靠性 | 第51-52页 |
| ·我国油气储量资产计量与披露的改善建议 | 第52-54页 |
| ·加强油储资产公允价值理论研究,为准则修改和制定提供依据 | 第52页 |
|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防范和抑制违规违法行为 | 第52-53页 |
| ·以增加油气储量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作为过渡 | 第53-5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4页 |
| ·论文的不足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详细摘要 | 第5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