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鲁金热风炉流场及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热风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0页 |
|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10-20页 |
| ·热风炉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 ·热风炉的结构形式及其应用、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热风炉高风温技术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 ·热风炉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2 模型设计及实验研究概况 | 第21-31页 |
| ·实验模型设计的原则 | 第21页 |
| ·模型实验的相似条件 | 第21-22页 |
| ·几何相似 | 第21页 |
| ·物理相似 | 第21-22页 |
| ·初始及边界条件相似 | 第22页 |
| ·相似模型法的要点 | 第22-23页 |
| ·模型介质及材料的选择 | 第22页 |
| ·模型尺寸的确定 | 第22-23页 |
| ·关于定性参数 | 第23页 |
| ·模型总体设计 | 第23-24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 ·热风炉模型 | 第25页 |
| ·供、排风系统 | 第25-26页 |
| ·实验检测装置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3 卡鲁金热风炉冷态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61页 |
| ·第二自模化区和临界雷诺数的确定 | 第31-34页 |
| ·关于决定性相似准数及自模化区 | 第31-32页 |
| ·第二自模化区和临界雷诺数Rec 的确定 | 第32-34页 |
| ·模型流谱观察 | 第34-35页 |
| ·空、煤气喷口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 第35-42页 |
| ·空气喷口断面速度分布的测定 | 第37-39页 |
| ·煤气喷口断面速度分布的测定 | 第39-41页 |
| ·空、煤气喷口气流的均匀性 | 第41-42页 |
| ·喉口至燃烧室出口之间的流场特性 | 第42-47页 |
| ·喉口至燃烧室出口之间各断面速度分布的测定 | 第42-45页 |
| ·喉口至燃烧室出口之间各断面速度分布的均匀性 | 第45页 |
| ·100%和70%工况流场分布对 | 第45-47页 |
| ·蓄热室格子砖的阻力特性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47-51页 |
| ·蓄热室入口及格子砖下表面速度分布的测定 | 第48-49页 |
| ·格子砖不同阻力分布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49-51页 |
| ·预燃室空、煤气混合特性的测定 | 第51-54页 |
| ·喉口至燃烧室出口之间空、煤气的混合特性 | 第54-58页 |
| ·喉口至燃烧室出口之间各断面天然气浓度分布的测定 | 第54-56页 |
| ·100%和70%工况下浓度场分布对 | 第56-58页 |
| ·燃烧器阻力损失系数的计算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 4 卡鲁金热风炉流场及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61-91页 |
| ·数值模拟及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第61-62页 |
| ·基本假设 | 第62页 |
| ·控制方程及模型的选择 | 第62-64页 |
| ·卡鲁金热风炉模型的解析区域及网格划分 | 第64-65页 |
| ·边界条件 | 第65-66页 |
| ·入口边界条件 | 第65页 |
| ·出口边界条件 | 第65-66页 |
| ·热风炉壁面边界 | 第66页 |
|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6-86页 |
| ·速度场 | 第67-77页 |
| ·浓度场 | 第77-82页 |
| ·压力场 | 第82-83页 |
| ·速度、浓度和压力沿轴向的变化 | 第83-86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态实验结果对比 | 第86-89页 |
| ·速度场的对比 | 第86-87页 |
| ·浓度场的对比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5 结论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附录 | 第99-103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9-100页 |
| C. 第二自模化区和临界雷诺数的确定 | 第100-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