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第10页
   ·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二章 自然灾害脆弱性第12-17页
   ·脆弱性的概念第12-13页
   ·国内外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第13-15页
   ·脆弱性的评价方法第15-17页
     ·定性分析法第15页
     ·定量分析法第15-17页
第三章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第17-31页
   ·脆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第17-18页
     ·科学性原则第17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17页
     ·简明性第17页
     ·系统性第17页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性第17-18页
   ·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及指标解释第18-21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18页
     ·指标解释第18-21页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1-26页
     ·AHP 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第21-24页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第24-25页
     ·权重赋值结果第25-26页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第26-31页
     ·建立因素集第27页
     ·建立评语集第27-28页
     ·建立权重集第28-29页
     ·隶属函数的构建第29页
     ·模糊综合评判第29-31页
第四章 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第31-45页
   ·辽宁省概况第31-32页
   ·辽宁省沿海六市概况第32-37页
     ·丹东市概况第32-33页
     ·大连市概况第33-34页
     ·营口市概况第34-35页
     ·盘锦市概况第35页
     ·锦州市概况第35-36页
     ·葫芦岛市概况第36-37页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第37-40页
     ·数据来源第37-38页
     ·指标标准化处理第38-40页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第40-43页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与对策建议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7页
   ·结论第45页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下一篇:辽宁省环境灾害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