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网关虚拟网络设备及垂直切换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 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 ·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8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8-9页 |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9-17页 |
| ·TCP/IP协议栈 | 第9-12页 |
| ·TCP/IP的分层结构 | 第9-10页 |
|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10-11页 |
| ·数据包在协议栈的走向 | 第11-12页 |
| ·Linux下的模块机制 | 第12页 |
| ·Linux下的网络设备驱动 | 第12-14页 |
| ·Linux网络驱动简述 | 第13页 |
|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体系结构 | 第13页 |
| ·struct net_device | 第13-14页 |
| ·CIPE | 第14-17页 |
| ·CIPE简述 | 第14-15页 |
| ·CIPE的工作流程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项目总体设计 | 第17-20页 |
| ·项目概述 | 第17-18页 |
| ·车载网关的设计 | 第18-19页 |
| ·车载网关开发软硬件开发平台 | 第19-20页 |
| 第四章 车载网关虚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48页 |
| ·Linux网络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 ·网络设备接口层 | 第21-23页 |
| ·网络接口核心层 | 第23页 |
| ·链路层对数据包的处理情况 | 第23-30页 |
| ·数据包的接收 | 第24-27页 |
| ·数据包的发送 | 第27-30页 |
| ·数据包截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30-35页 |
| ·NETFILTER方法 | 第30-32页 |
| ·注册协议法 | 第32-35页 |
| ·虚拟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8页 |
| ·Socket虚拟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1页 |
| ·无线虚拟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5页 |
| ·虚拟网络接口可行性测试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垂直切换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 第48-56页 |
| ·垂直切换技术综述 | 第48-49页 |
| ·背景介绍 | 第48页 |
| ·垂直切换与水平切换 | 第48-49页 |
| ·垂直切换的软硬件组成 | 第49-50页 |
| ·垂直切换的硬件组成 | 第49页 |
| ·垂直切换的软件组成 | 第49-50页 |
| ·垂直切换的机制与实现 | 第50-53页 |
| ·切换发现阶段 | 第50-52页 |
| ·切换决策阶段 | 第52页 |
| ·切换执行阶段 | 第52-53页 |
| ·垂直切换可行性测试 | 第53-56页 |
| ·测试方案 | 第54页 |
| ·测试结论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摘要 | 第60-62页 |
| Abstract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