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1章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概述 | 第11-23页 |
| ·证明妨碍的概念 | 第11-12页 |
| ·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 | 第12-15页 |
| ·证明妨碍行为的实施者为一方当事人 | 第12页 |
| ·妨碍行为的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正常举证活动 | 第12页 |
| ·当事人的妨碍行为造成了对方举证困难或不能的后果 | 第12-14页 |
| ·举证困难或不能的结果是与证明妨碍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 第14页 |
| ·妨碍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存有过错 | 第14-15页 |
| ·证明妨碍行为发生的时间可在诉讼前也可在诉讼中 | 第15页 |
| ·证明妨碍的类型 | 第15-17页 |
| ·积极的妨碍和消极的妨碍—以行为的表现形式为标准 | 第15-16页 |
| ·故意的妨碍和过失的妨碍—以主观心态为标准 | 第16-17页 |
| ·诉讼前的妨碍和诉讼中的妨碍—以行为发生的时间为标准 | 第17页 |
| ·对证明妨碍制裁的必要性 | 第17-23页 |
| 第2章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比较 | 第23-32页 |
| ·大陆法系对于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 | 第23-28页 |
| ·德国对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制裁措施的规定 | 第23-24页 |
| ·日本对民事诉讼证明妨碍行为处罚措施的规定 | 第24-26页 |
| ·我国台湾地区对证明妨碍行为的处理方式 | 第26-28页 |
| ·英美法系的美国对民事诉讼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 | 第28-31页 |
|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理论与制度在美国的现状 | 第29页 |
| ·美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救济与制裁 | 第29-31页 |
| ·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评析 | 第31-32页 |
| 第3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明妨碍的规定 | 第32-33页 |
| ·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规定 | 第33页 |
| ·我国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现状 | 第33-34页 |
|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34-38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之构想 | 第38-47页 |
| ·总体制度的完善 | 第38-41页 |
| ·确立诚实信用原则 | 第38页 |
| ·将证明责任倒置作为制裁证明妨碍行为的主要手段 | 第38-39页 |
| ·在我国建立当事人文书提出义务制度 | 第39-41页 |
| ·关于证明妨碍具体立法的完善 | 第41-47页 |
| ·在《民事证据规定》的总则中规定证明妨碍的含义和构成要件 | 第41-42页 |
| ·明确《证据规定》第75条中推定的前提条件和推定的内容 | 第42-45页 |
| ·借鉴德国、日本的做法规定证明妨碍行为形态 | 第45页 |
| ·增加对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措施 | 第45-46页 |
| ·完善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程序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