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四、本研究的过程及目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天祝县青少年儿童出家现状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天祝县现有寺院及天堂寺青少年儿童僧侣概况 | 第13-16页 |
一、天祝县寺院及僧侣概况 | 第13-14页 |
二、天堂寺青少年儿童出家的基本情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天祝县青少年儿童出家的主要方式 | 第16-23页 |
一、家长包办 | 第16-19页 |
二、自愿出家 | 第19-21页 |
三、活佛转世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青少年儿童出家的特征 | 第23-27页 |
一、出家现象的从众性 | 第23-25页 |
二、青少年儿童僧侣的还俗现象 | 第25-27页 |
第四节 青少年儿童僧侣的还俗原因 | 第27-31页 |
一、出家动机 | 第27-29页 |
二、寺院管理 | 第29-30页 |
三、世俗文化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青少年儿童出家的原因 | 第31-42页 |
第一节 历史地理环境因素 | 第31-34页 |
一、历史环境 | 第31-33页 |
二、地理环境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一、传统习惯 | 第34-35页 |
二、宗教节日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家庭环境 | 第37-40页 |
一、家庭宗教环境 | 第37-38页 |
二、家庭的宗教生活与青少年儿童的参与 | 第38页 |
三、公共宗教生活与青少年儿童的参与 | 第38-39页 |
四、父母的言传身教 | 第39-40页 |
第四节 社会世俗环境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2-45页 |
第一节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宗教信仰教育 | 第42页 |
第二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展青少年的成长成才途径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要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社会大环境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