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一)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表现形式 | 第13-14页 |
1. 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 | 第13-14页 |
2. 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瑕疵 | 第14页 |
(三)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的方式及意义 | 第14-20页 |
1.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的方式 | 第14-17页 |
2.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的意义 | 第17-20页 |
二、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一) 采用决议瑕疵类型"二分法"欠妥 | 第20页 |
(二) 决议瑕疵的非司法救济制度存在缺陷 | 第20-21页 |
1. 欠缺瑕疵决议的治愈制度 | 第21页 |
2. 缺少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 | 第21页 |
(三) 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制度不够完善 | 第21-24页 |
1. 决议瑕疵的直接诉讼制度不够完善 | 第21-22页 |
2. 欠缺决议瑕疵的派生诉讼救济 | 第22-23页 |
3. 欠缺决议瑕疵救济制度滥用防范措施 | 第23-24页 |
三、完善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建议 | 第24-32页 |
(一) 立法建议 | 第24-30页 |
1. 引入"三分法"决议瑕疵类型划分方式 | 第24-25页 |
2. 决议瑕疵的非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25-26页 |
3. 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26-30页 |
4. 完善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滥用防范措施 | 第30页 |
(二) 司法建议——参考典型判例解释法律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