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20页 |
一、 诊断标准和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 第8-9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8页 |
(二) 病例选择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 | 第8-9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分组 | 第9页 |
(三) 一般资料 | 第9-10页 |
三、 治疗方案及方法 | 第10-15页 |
(一)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二) 麻醉方法 | 第10页 |
(三) 手术方法 | 第10-11页 |
(四) 术中注意事项 | 第11-12页 |
(五) 术后处理 | 第12页 |
(六)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 | 第12-15页 |
四、 疗效、并发症及其他判定标准 | 第15-17页 |
(一)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5页 |
(二) 并发症判定标准 | 第15-16页 |
(三) 肛门功能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四) 复发判定标准 | 第17页 |
五、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六、 研究结果 | 第17-20页 |
(一) 疗效 | 第17页 |
(二) 创面愈合时间 | 第17页 |
(三) 术后并发症 | 第17-19页 |
(四) 肛门功能 | 第19页 |
(五) 复发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28页 |
一、 祖国医学对痔的外治法及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 第20-22页 |
(一) 祖国医学对痔外治法的认识 | 第20-21页 |
(二) 祖国医学对痔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21-22页 |
二、 现代医学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法的认识 | 第22-25页 |
(一) 痔环切术 | 第22页 |
(二) 外剥内扎术 | 第22-23页 |
(三) 外剥内扎改良术 | 第23-24页 |
(四) 保留齿线术 | 第24页 |
(五) 保留肛垫术 | 第24页 |
(六)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 第24-25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一) 疗效分析 | 第25页 |
(二) 愈合时间分析 | 第25页 |
(三) 并发症分析 | 第25-26页 |
(四) 肛门功能 | 第26页 |
(五) 复发 | 第26页 |
四、 保留齿线切扎并断桥缝合术的优点 | 第26-28页 |
(一) 完整的保留了齿线,降低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 较好处理了外痔部分,保证了肛门平整美观 | 第27页 |
(三) 采用分段结扎法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综述 | 第3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40-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