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目录 | 第14-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4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4-28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4-27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第32-54页 |
·疾病传播模型的研究及进展 | 第32-36页 |
·生物动力学的研究及进展 | 第36-38页 |
·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及进展 | 第38-48页 |
·谣言的传播理论 | 第38-42页 |
·谣言传播的一般模型 | 第42-45页 |
·谣言传播的复杂网络模型 | 第45-47页 |
·其他的谣言传播模型 | 第47页 |
·对研究现状的文献评述 | 第47-48页 |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传播研究进展 | 第48-49页 |
·动力系统的稳定性 | 第49-52页 |
·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概念 | 第49页 |
·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 | 第49-51页 |
·二阶复合矩阵理论 | 第51-52页 |
·最优控制理论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不实信息概念的界定 | 第54-60页 |
·不实信息的概念界定 | 第54-57页 |
·不实信息与谣言的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不实信息传播中的竞争问题 | 第60-82页 |
·有关不实信息本身的竞争传播 | 第60-69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单一信息的扩散过程 | 第61-63页 |
·两种竞争的信息扩散过程 | 第63-64页 |
·模型分析 | 第64-68页 |
·模型结论 | 第68-69页 |
·不实信息传播中受众的竞争 | 第69-80页 |
·引言 | 第70-72页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不实信息传播模型 | 第72-73页 |
·模型分析 | 第73-79页 |
·模型结论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具有潜伏期的不实信息传播问题 | 第82-118页 |
·潜伏期不具有传染力的XWYZ模型 | 第82-99页 |
·引言 | 第82-85页 |
·数学模型 | 第85-89页 |
·模型分析 | 第89-94页 |
·模型模拟 | 第94-98页 |
·模型结论 | 第98-99页 |
·潜伏期具有传染力的XWYZ模型 | 第99-117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数学模型 | 第100-104页 |
·模型分析 | 第104-112页 |
·模型模拟 | 第112-116页 |
·模型结论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个体心理效应对于不实信息的传播影响 | 第118-132页 |
·引言 | 第118-119页 |
·个体心理对于不实信息的传播影响模型 | 第119-127页 |
·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127-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科普教育及媒体报道对于不实信息传播的影响 | 第132-154页 |
·引言 | 第132-134页 |
·科普教育及媒体报道对于不实信息传播的影响模型 | 第134-145页 |
·模型构建 | 第134-136页 |
·模型分析 | 第136-140页 |
·模型的最优控制 | 第140-145页 |
·算例与数据模拟 | 第145-152页 |
·模型创新点 | 第152-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八章 应急处理与不实信息传播的交互模型 | 第154-164页 |
·引言 | 第154-156页 |
·应急处理与不实信息传播的交互模型 | 第156-160页 |
·模型分析 | 第160-163页 |
·模型创新点 | 第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九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64-169页 |
·研究结论 | 第164-166页 |
·管理启示 | 第166页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16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8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