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社会背景 | 第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方面 | 第11页 |
·实践方面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8-32页 |
·技术决定理论 | 第18-20页 |
·技术决定论的内涵 | 第18页 |
·技术决定论的理论演进 | 第18-20页 |
·社会建构理论 | 第20-22页 |
·社会建构论的内涵 | 第20页 |
·社会建构论的两种立场 | 第20-22页 |
·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耦合 | 第22-28页 |
·耦合和耦合现象 | 第22页 |
·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耦合 | 第22-28页 |
·低碳经济及其特点 | 第28-32页 |
·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和特征的解读 | 第29-30页 |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第3章 广元地震灾区状况分析 | 第32-38页 |
·广元市在 5.12 地震后的状况简析 | 第32-33页 |
·广元地震灾区的低碳重建政策及现状 | 第33-35页 |
·清洁能源发展策略收效显著 | 第34页 |
·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的低碳重建 | 第34-35页 |
·低碳森林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 第35页 |
·广元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5-38页 |
·广元市和国内先进城市低碳建设的对比分析 | 第35页 |
·低碳重建的经济、技术问题 | 第35-36页 |
·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 | 第36页 |
·新低碳技术的引进 | 第36-37页 |
·碳交易平台和低碳认证体系的建设 | 第37-38页 |
第4章 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耦合对广元低碳重建的指导 | 第38-48页 |
·清洁能源政策 | 第38-41页 |
·分裂二理论的影响 | 第38-39页 |
·耦合二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39-41页 |
·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的低碳重建政策 | 第41-42页 |
·分裂二理论的影响 | 第41页 |
·耦合二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41-42页 |
·城市文化重建的低碳政策 | 第42-45页 |
·分裂二理论的影响 | 第42-43页 |
·耦合二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43-45页 |
·新技术引进 | 第45-48页 |
·分裂二理论的影响 | 第45-46页 |
·耦合二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二理论耦合的广元市低碳重建 SWOT 分析及启示 | 第48-54页 |
·基于二理论耦合的广元市低碳重建 SWOT 分析 | 第48-51页 |
·SWOT 分析法及其在广元低碳重建分析中的适用性 | 第48页 |
·基于二理论耦合的广元市低碳重建 SWOT 分析 | 第48-51页 |
·广元市低碳重建的启示 | 第51-54页 |
·制定因地制宜的重建规划蓝图 | 第52页 |
·强化组织保障、引导全民参与 | 第52页 |
·注重多方面创新 | 第52-53页 |
·有待探讨之处 | 第53页 |
·二理论耦合的实践价值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