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思想建设论文--思想教育、路线教育论文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1页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胡锦涛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第13-21页
 一、胡锦涛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3-18页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建思想第13页
  (二) 列宁的党建思想第13-15页
  (三)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第15-16页
  (四)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第16-17页
  (五) 江泽民的党建思想第17-18页
 二、胡锦涛党建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18-21页
  (一) 世情:党的建设国际环境的新变化第18-19页
  (二) 国情:党的建设国内环境的新变化第19页
  (三) 党情:党的建设自身状况的新变化第19-21页
第三章 胡锦涛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1-39页
 一、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21-23页
  (一)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第21-22页
  (二)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22-23页
  (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第23页
 二、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第23-26页
  (一) 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第23-24页
  (二)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第24-25页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第25-26页
  (四)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第26页
 三、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第26-30页
  (一) 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第27-28页
  (二) 树立止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第28-29页
  (三) 弘扬"四个大兴"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29-30页
 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第30-32页
  (一) 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第30-31页
  (二) 不断完善执政理论体系第31-32页
  (三) 提高科学执政能力第32页
 五、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32-35页
  (一) 先进性关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和力量第32-33页
  (二)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要求第33-34页
  (三) 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第34-35页
 六、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的清正廉洁为民第35-37页
  (一) 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第35页
  (二) 加强防治腐败的制度和法制建设第35-36页
  (三)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36-37页
 七、党的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第37-39页
  (一) 形成整体部署的建设格局第37页
  (二) 紧贴党建实际,凸显针对性第37-39页
第四章 胡锦涛党建思想的基本特征和价值第39-44页
 一、胡锦涛党建思想的基本特征第39-41页
  (一) 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第39页
  (二) 求真务实与为民相结合第39-40页
  (三) 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第40页
  (四) 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第40-41页
 二、胡锦涛党建思想的理论价值第41-42页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41页
  (二) 为我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第41-42页
 三、胡锦涛党建思想的实践价值第42-44页
  (一) 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生机和活力第42-43页
  (二) 为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大指引作用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秘史》人名旁译研究
下一篇:《蒙古秘史》动词的态旁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