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宗教浸润下的诗意想象--郭雪波生态小说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缘由及现实意义第8-10页
 二 前人研究成果第10-13页
 三 研究目的及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大漠之子”郭雪波第14-21页
 第一节 作者简介第14-15页
 第二节 创作概述第15-18页
 第三节 郭雪波的沙漠情怀第18-21页
第二章 生态视野下的动物叙事第21-35页
 第一节 动物形象分析第21-29页
  (一) 狼形象第21-25页
  (二) 狐形象第25-28页
  (三) 鹰形象第28-29页
 第二节 动物报恩复仇主题原型第29-31页
  (一) 报恩主题原型第30页
  (二) 复仇主题原型第30-31页
 第三节 敬畏生命的伦理观第31-35页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第31-32页
  (二) 动物权利的辩护第32-35页
第三章 宗教文化的救赎之路第35-46页
 第一节 宗教意识的渊源第35-36页
 第二节 萨满文化第36-42页
  (一) 安代第37-39页
  (二) 祭天第39-40页
  (三) 招魂歌第40页
  (四) 咒语第40-42页
 第三节 佛教文化第42-46页
  (一) 虔诚的佛教徒第43-44页
  (二) 悲天悯人的情怀第44-46页
第四章 诗意地栖居第46-56页
 第一节 大地的看护者第46-49页
  (一) 绿色耕耘者第47页
  (二) 悲情看护者第47-48页
  (三) 回归自然观第48-49页
 第二节 挽救优秀传统文化第49-52页
 第三节 生态乌托邦第52-56页
  (一) 人与狼第53-54页
  (二) 人与狐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史诗《江格尔》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战争比较研究
下一篇:《一层楼》《泣红亭》与《镜花缘》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