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胡金铨电影艺术创作的背景 | 第9-14页 |
·香港电影整体发展状况的影响 | 第9-11页 |
·成长背景及其审美偏好的影响 | 第11-14页 |
第2章 胡金铨经典武侠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 第14-25页 |
·胡金铨武侠电影的初创阶段 | 第15-17页 |
·胡金铨武侠电影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 第17-23页 |
·《龙门客栈》-动感与悬念十足 | 第17-19页 |
·《侠女》-对佛理"禅机"的探索 | 第19-21页 |
·《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怀的书写 | 第21-23页 |
·胡金铨武侠电影的主题升华阶段 | 第23-25页 |
第3章 胡金铨武侠电影艺术的特色 | 第25-35页 |
·选题方面的"时代"特色 | 第26-27页 |
·编导合一的"作者"电影 | 第27-28页 |
·重"武侠",轻"情感" | 第28-29页 |
·追求"美雅"风格,文人气质浓厚 | 第29-30页 |
·艺术形象塑造的"脸谱化"与戏剧音效的运用 | 第30-32页 |
·对"客栈戏"情有独钟 | 第32-33页 |
·注重"儒"、"道"、"佛"的诠释 | 第33-35页 |
第4章 胡氏武侠电影对后武侠片的影响 | 第35-45页 |
·徐克及其《新龙门客栈》 | 第35-38页 |
·李安及其《卧虎藏龙》 | 第38-40页 |
·张艺谋及其《英雄》与《十面埋伏》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