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英文提要 | 第4-5页 |
导言 | 第5-12页 |
一、石评梅研究简况 | 第5-8页 |
二、本文所论“现代主义”之内涵 | 第8-10页 |
三、本论文写作思路、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以“血泪画写在历史之一页上”的生命之痕——石评梅诗歌的先导性阐释 | 第12-22页 |
一、“率真悲情”的生命书写 | 第12-16页 |
二、呐喊与反思 | 第16-19页 |
三、象征主义手法与成熟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以执著的翅膀穿越孤独——石评梅诗歌的孤独意识及其超验意义 | 第22-33页 |
一、超越生命、死亡与悲剧意识的孤独感 | 第23-27页 |
二、在孤傲中提升生命境界 | 第27-28页 |
三、孤独意识的超验意义 | 第28-33页 |
第三章 绚烂静美的美学追求——石评梅诗歌审美特征透视 | 第33-43页 |
一、古典诗歌艺术之光彩 | 第33-35页 |
二、象征主义风格与宗教色彩的审美体验 | 第35-40页 |
三、唯美、神秘的“世纪末”情调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精神遇合与灵魂碰撞——石评梅诗歌的美学渊源探析 | 第43-56页 |
一、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与石评梅的诗歌创作 | 第43-47页 |
二、神会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 | 第47-50页 |
三、受鲁迅与李大钊等人的思想影响 | 第50-53页 |
四、同庐隐、陆晶清的相互渗透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