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地震作用下高层、高耸结构中转动惯性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高层、高耸结构的发展现状第9-13页
     ·高层结构的发展第9-12页
     ·高耸结构的发展第12-13页
   ·国内外高层、高耸结构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高层、高耸结构的实测研究第13页
     ·高层、高耸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第13-14页
     ·高层、高耸结构的数值分析研究第14-15页
   ·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工作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二章 高耸、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波动分析方法第17-33页
   ·计算原理第17-28页
     ·段(层)端力、矩与段(层)端位移的关系第17-23页
     ·段(层)间力、矩与段(层)端位移的关系第23-26页
     ·“被研究块体”及其动力学平衡方程的建立第26-28页
   ·算法实现第28-29页
     ·考虑转动惯性时的算法实现第28页
     ·不考虑转动惯性时的算法实现第28-29页
   ·算法稳定性条件的确定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本文计算方法的程序实现第33-38页
   ·弹性分析的程序实现第33-34页
     ·考虑转动惯性时的程序流程第33-34页
     ·不考虑转动惯性时的程序流程第34页
   ·弹塑性分析的程序实现第34-37页
     ·滞回模型的参量第35-36页
     ·滞回模型拐点的处理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地震波的选取第38-46页
   ·地震动特性第38-39页
   ·竖向地震作用第39-40页
     ·地震作用的传统观点第39页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第39-40页
   ·场地的划分第40-41页
   ·本文所选地震波第41-44页
     ·弹性分析时的地震波处理第44页
     ·弹塑性分析时的地震波处理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结构中的转动惯性效应第46-78页
   ·前言第46页
   ·验证本文方法正确性的原理第46-48页
   ·结构阻尼的确定第48-49页
   ·210 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弹性地震响应分析第49-61页
     ·工程概括第49-51页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51页
     ·弹性时程分析第51-61页
   ·310.1 米高南京电视塔的弹性地震响应分析第61-69页
     ·工程概括第61页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61页
     ·弹性时程分析第61-69页
   ·24 层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第69-76页
     ·工程概括第69页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69-70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第70-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粘结滑移试验和分析
下一篇:砌块墙体爆炸损伤数值分析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