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状况 | 第11-16页 |
·养老保险制度 | 第11-12页 |
·多支柱目标模式 | 第11页 |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 第11-12页 |
·河北省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第12-13页 |
·2001年至2005年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运行情况 | 第13-16页 |
·制度的参保率 | 第13-14页 |
·制度的抚养比 | 第14页 |
·制度的平均替代率 | 第14-15页 |
·制度的收支状况及基金率 | 第15-16页 |
第3章 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的测算 | 第16-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已有测算模型述评 | 第17-19页 |
·沈阳隐性养老金债务的测算方案 | 第17-18页 |
·上海隐性养老金债务的测算方案 | 第18页 |
·全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的测算方案 | 第18页 |
·其他学者养老金债务的测算方案 | 第18-19页 |
·隐性债务的测算 | 第19-28页 |
·‘老人’隐性负债测算模型 | 第20-21页 |
·‘中人’隐性负债测算模型 | 第21-26页 |
·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的测算过程 | 第26-27页 |
·"新规"实施后对测算结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4章 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分析 | 第28-34页 |
·统帐结合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基本指标及风险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缴费率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第29页 |
·替代水平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第29页 |
·抚养比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第29-30页 |
·利率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第30-31页 |
·工资增长率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第31-32页 |
·"新规"制度下计发养老金时基金平衡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第5章 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政策建议 | 第34-40页 |
·财政对隐性负债的解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第34-35页 |
·财政对养老基金隐性债务的足额偿还是"新规"健康运行的先决条件 | 第34页 |
·河北省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支持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制度内解决方案 | 第35-40页 |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35-36页 |
·严格控制提前退休政策,分阶段提高退休年龄 | 第36-37页 |
·强化征缴手段,开征社会保障税 | 第37-38页 |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率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