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1页 |
1.1 无功优化补偿的意义 | 第5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5-9页 |
1.2.1 线性规划法 | 第6页 |
1.2.2 非线性规划法 | 第6-8页 |
1.2.3 混合整数规划法 | 第8-9页 |
1.2.4 遗传算法 | 第9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的数学模型 | 第11-18页 |
2.1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1-15页 |
2.1.1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2.1.2 功率—电压残差修正法潮流模型 | 第12-14页 |
2.1.3 功率—电压残差修正法的牛拉法潮流计算框图 | 第14-15页 |
2.2 无功优化补偿计算的前提及假设条件 | 第15页 |
2.3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 | 第18-33页 |
3.1 遗传算法 | 第18-24页 |
3.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3.1.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19-20页 |
3.1.3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图 | 第20-21页 |
3.1.4 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 | 第21-24页 |
3.2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 | 第24-33页 |
3.2.1 遗传算法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的操作方案 | 第24-31页 |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补偿计算框图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算例和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59页 |
4.1 输入参数 | 第33-40页 |
4.1.1 网络原始参数 | 第33-40页 |
4.1.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0页 |
4.2 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分析 | 第40-59页 |
4.2.1 本文方法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前后计算结果 | 第40-50页 |
4.2.2 传统方法与本文改进遗传算法比较 | 第50-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变压器模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