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工笔山水画的写意性表现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中国山水画表现中的"工笔" | 第14页 |
第二节 传统绘画美学中的"写意性"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影响当代工笔山水画写意性的主要因素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教育体制的变化 | 第18页 |
第二节 各种思潮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审美趣味的社会变迁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当代工笔山水画写意性在画面中的具体表现 | 第24-36页 |
第一节 题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造型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线条 | 第26-29页 |
第四节 色彩 | 第29-32页 |
第五节 肌理 | 第32-34页 |
第六节 媒介材料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当代工笔山水画写意性发展中的诸问题 | 第36-40页 |
第一节 工笔山水画复苏中的边缘化困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当代工笔山水画中的现实功利影响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工笔山水画写意性的历史价值及当下意义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历史文化根源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工笔山水画写意性的自然流露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善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 第44-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