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填料分区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坝体填料分区及料场规划 | 第15-24页 |
·工程概况 | 第15-18页 |
·基本情况 | 第15-17页 |
·水文气象 | 第17-18页 |
·工程地质 | 第18页 |
·坝体填料分区 | 第18-21页 |
·招标图中分区 | 第19页 |
·施工图中分区 | 第19-20页 |
·优化后的实际分区 | 第20-21页 |
·工程料场规划 | 第21-24页 |
·招标时的料场规划 | 第21-22页 |
·投标中的土石料平衡分析 | 第22-24页 |
3 坝体填料分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料场复勘的影响 | 第24-26页 |
·料场复勘的意义 | 第24页 |
·料场复勘的内容 | 第24页 |
·料场复勘的范围 | 第24-25页 |
·料场复勘的重点 | 第25页 |
·料场复勘成果 | 第25-26页 |
·料场复勘结论 | 第26页 |
·征地移民的影响 | 第26-27页 |
·工程淹没损失 | 第26页 |
·料场征地的要求 | 第26-27页 |
·施工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施工工艺 | 第27-28页 |
·施工进度 | 第28页 |
·施工条件 | 第28页 |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28-30页 |
4 坝体分区填筑施工优化分析 | 第30-42页 |
·施工优化模型分析 | 第30-32页 |
·土石坝施工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施工优化模型参数 | 第31-32页 |
·土石坝分区施工优化模型建立 | 第32-40页 |
·运筹学规划模型的选取 | 第32-33页 |
·施工优化模型假设 | 第33页 |
·施工优化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施工优化模型求解 | 第34-37页 |
·施工优化模型求解程序实现 | 第37-4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5 前期开挖料的利用研究 | 第42-53页 |
·石渣料的利用 | 第42-48页 |
·级配分析 | 第42-43页 |
·碾压分析 | 第43-47页 |
·室内试验 | 第47-48页 |
·风化料的利用 | 第48-52页 |
·现场试验概述 | 第48-49页 |
·试验成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土料的利用 | 第52-53页 |
6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第53-57页 |
·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53页 |
·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案 | 第53-54页 |
·料场质量控制 | 第53-54页 |
·坝面质量控制 | 第54页 |
·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 第54页 |
·施工质量监测 | 第54-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