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10-18页 |
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内涵 | 第10-13页 |
(一) 行政规划 | 第10-11页 |
(二) 城市规划 | 第11-12页 |
(三) 城市规划编制 | 第12-13页 |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理论支撑 | 第13-16页 |
三、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现实背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现状 | 第18-26页 |
一、行政程序法典的规定 | 第18-19页 |
(一) 域外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 我国的规定 | 第19页 |
二、城市规划法律的规定 | 第19-21页 |
(一) 域外的规定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的规定 | 第20-21页 |
三、地方对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进行的有益探索 | 第21-26页 |
(一) 地方立法的发展 | 第21-24页 |
(二) 地方规划参与实践中的特色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公众的范围 | 第26-34页 |
一、确定公众参与范围的基础 | 第26页 |
二、公众的范围 | 第26-29页 |
(一) 公众亲自参与 | 第27-28页 |
(二) 参与规划编制的公众范围 | 第28-29页 |
三、公众参与的组织化问题 | 第29-32页 |
(一) 参与的组织化的提出 | 第29-30页 |
(二) 与公众亲自参与的主张的调和 | 第30-31页 |
(三) 城市规划领域利益组织化的实现途径 | 第31-32页 |
四、专家参与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非正式程序 | 第34-44页 |
一、非正式程序的运用及其程序规则 | 第34-37页 |
(一) 非正式程序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二) 非正式参与方式的程序规则 | 第35-37页 |
二、参与中的信息对称问题 | 第37-40页 |
(一) 信息对称与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二) 城市规划编制中的信息公开 | 第38-40页 |
三、公众意见的处理 | 第40-41页 |
四、公众参与中的责任机制问题 | 第41-44页 |
(一) 违反听取公众意见程序的法律后果 | 第41-42页 |
(二) 违反听取公众意见程序的补救机制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公听会程序 | 第44-50页 |
一、域外关于听证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44-47页 |
二、公听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