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预期目标 | 第11页 |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2-13页 |
·关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3页 |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13-14页 |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第14-16页 |
·关于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还有待加强之处 | 第1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关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7-18页 |
·关于政治安全的概念 | 第18-19页 |
3 国际化是当代西方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基本特征 | 第19-23页 |
·非政府组织的源起与发展 | 第19-20页 |
·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和活动领域决定了其活动的国际化特征 | 第20页 |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自身规律反映出国际化特征 | 第20-21页 |
·非政府组织十余年来的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演变紧密相关 | 第21-23页 |
4 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国家的渗透活动 | 第23-34页 |
·西方非政府组织加强在发展中国家活动的背景 | 第23-24页 |
·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易引起发展中国家共鸣 | 第23页 |
·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筹资功能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发展中国家为获得经济援助被迫“有选择性地退却” | 第23页 |
·发展中国家的“草根”组织为筹措经费、提升影响等,在目标和项目选择上常常迎合西方捐资机构的口味 | 第23-24页 |
·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渗透活动 | 第24-27页 |
·意识形态领域 | 第24-25页 |
·政治领域 | 第25-26页 |
·经济领域 | 第26-27页 |
·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损 | 第27-29页 |
·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 第27页 |
·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 第27页 |
·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 第27-28页 |
·导致精英人才流失 | 第28页 |
·国际机构的正常援助项目受干扰 | 第28-29页 |
·西方非政府组织加强在我国的活动给我国政治安全带来威胁 | 第29-34页 |
·输出西方文化和民主观,成为西方国家遏制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分化、瓦解我国的“急先锋” | 第29-30页 |
·积极配合本国政府干涉我国的香港事务,破坏“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 | 第30-31页 |
·极力支持“藏独”、“疆独”分裂势力及海内外“民运”势力,干涉我国内政 | 第31-32页 |
·以人权问题、宗教问题为由损害我国际形象,干扰我国对外关系和对外贸易,甚至是损害我国经济发展 | 第32-34页 |
5 世界各国对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管理约束机制 | 第34-42页 |
·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世界各国都有非政府组织活动管理政策 | 第35-39页 |
·发达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利用多于防范 | 第35-36页 |
·发展中国家管理体系相对薄弱,防范重于利用 | 第36-37页 |
·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挑战 | 第37-39页 |
·各国管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机制 | 第39-42页 |
·政治手段或行政机制 | 第39-40页 |
·经济手段或资金管理机制 | 第40页 |
·法律手段或司法机制 | 第40-42页 |
6 建立我国非政府组织活动管理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2-49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及管理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 | 第42页 |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困境 | 第42-44页 |
·加强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基本思路 | 第44-45页 |
·鼓励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第44页 |
·扶持和发展国内非政府组织 | 第44-45页 |
·外松内紧,坚决取缔和打击境外非政府组织针对我国实施的渗透破坏活动 | 第45页 |
·建立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监督机制 | 第45-49页 |
·行政管理机制 | 第45-46页 |
·法律及司法机制 | 第46-47页 |
·资金财务管理监督审计机制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