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部分 引论 | 第7-19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 (一) 幼儿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 第7页 |
| (二) 幼儿同伴冲突正向功能的产生取决于教师教育行为 | 第7页 |
| (三) 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状况 | 第7-8页 |
| 二、概念界定 | 第8-9页 |
| (一) 幼儿同伴冲突的界定 | 第8-9页 |
| (二) 教师教育行为的界定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一) 幼儿同伴冲突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二) 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 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和本研究的价值 | 第14-15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 (二) 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16-18页 |
| (三) 研究的验证 | 第18页 |
| (四) 研究的伦理 | 第18-19页 |
| 第二部分 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现状及分析 | 第19-41页 |
| 一、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概况 | 第19-27页 |
| (一) 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 | 第19-22页 |
| (二) 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比例 | 第22-26页 |
| (三) 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与冲突的结果 | 第26-27页 |
| 二、幼儿同伴冲突中不同类型教师教育行为分析 | 第27-37页 |
| (一) 未介入冲突 | 第27-31页 |
| (二) 单纯制止冲突 | 第31-32页 |
| (三) 帮助解决冲突 | 第32-35页 |
| (四) 粗暴对待冲突 | 第35-37页 |
| 三、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 (一) 程序化 | 第38页 |
| (二) 以单纯抑制冲突为目的 | 第38-39页 |
| (三) 过分强调常规 | 第39页 |
| (四) 有失规范 | 第39页 |
| (五)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 第39-41页 |
| 第三部分 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 第41-48页 |
| 一、影响教师教育行为问题的因素 | 第41-46页 |
| (一) 主观因素 | 第41-43页 |
| (二) 客观因素 | 第43-46页 |
| 二、建议思考 | 第46-48页 |
| (一) 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 | 第46页 |
| (二) 树立平等的师幼观 | 第46页 |
| (三) 提高保育员的素质 | 第46-47页 |
| (四) 关注幼儿的需要,进行教育性思考 | 第47-48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3页 |
| 附录一 | 第52页 |
| 附录二 | 第52-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