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睡眠现代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一、急性应激性失眠的定义 | 第12页 |
二、心理应激、失眠与情绪障碍的生物学机制 | 第12-13页 |
三、睡眠障碍的现代评估方法 | 第13-16页 |
第二节 不寐中医古今文献研究 | 第16-19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6-17页 |
二、诊断 | 第17页 |
三、不寐与情志疾病 | 第17页 |
四、加味逍遥散现代研究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9-2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20-2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20-21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21页 |
四、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1-24页 |
五、样本量估计 | 第24页 |
六、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7-49页 |
第一节 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治疗前后主客观睡眠质量变化 | 第27-34页 |
一、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治疗前后主客观睡眠质量变化 | 第27-34页 |
第二节 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情绪行为特征的影响 | 第34-41页 |
一、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治疗前后情绪特征变化 | 第34-41页 |
第三节 四组药物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 第41-47页 |
一、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治疗前后精氨酸加压素的变化 | 第41-43页 |
二、四组急性应激性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 第43-47页 |
第四节 病例脱落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节 展望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