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2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状况 | 第11-19页 |
三、研究内容概要、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与中国国家利益的认知 | 第23-44页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 | 第23-34页 |
一、传统国家利益观 | 第23-28页 |
二、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新特点 | 第28-31页 |
三、全球化推动国家利益的国际拓展—海外利益的凸显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对中国国家利益的认知 | 第34-44页 |
一、新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维护 | 第34-38页 |
二、对现阶段中国国家利益的认知 | 第38-44页 |
第二章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和中国外交新变化 | 第44-60页 |
第一节 中国海外利益主要内容及安全风险分析 | 第44-53页 |
一、中国海外利益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第44-46页 |
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主要内容分析 | 第46-50页 |
三、中国海外利益安全风险分析 | 第50-53页 |
第二节 中国新外交:实践与理念 | 第53-60页 |
一、中国新外交的实践探索 | 第53-56页 |
二、中国新外交理念的树立 | 第56-59页 |
三、中国新外交形成的背景 | 第59-60页 |
第三章 中国海外能源利益的凸显与中国能源外交 | 第60-87页 |
第一节 能源利用与能源安全问题的提出 | 第60-69页 |
一、能源与能源利用 | 第60-62页 |
二、石油在能源领域中的独特地位 | 第62页 |
三、能源安全问题的提出与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 第62-69页 |
第二节 中国海外能源利益的凸显 | 第69-75页 |
一、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69-73页 |
二、海外能源利益成为中国海外利益的关注重点 | 第73-74页 |
三、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认识 | 第74-75页 |
第三节 中国能源外交 | 第75-87页 |
一、能源外交 | 第75-76页 |
二、中国能源外交面临的外部环境 | 第76-80页 |
三、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和特点 | 第80-84页 |
四、中国能源外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84-87页 |
第四章 对进一步保护和拓展中国海外能源利益的思考 | 第87-101页 |
第一节 拓展油气来源渠道,保障充足油气资源 | 第87-92页 |
一、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 第87-90页 |
二、拓宽油气进口渠道,还必须坚决执行"走出去"的方针 | 第90-92页 |
第二节 加强能源运输通道建设,保障油路安全顺畅 | 第92-98页 |
一、以国际合作破解"马六甲困局" | 第93-95页 |
二、开拓陆路能源运输通道,寻求能源运输安全替代路径 | 第95-97页 |
三、开辟从中亚、俄罗斯至中国油气运输线路 | 第97-98页 |
第三节 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化解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 第98-101页 |
一、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价格风险 | 第98-99页 |
二、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确保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 | 第99页 |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 第99-101页 |
结论 | 第101-107页 |
一、主要观点 | 第101-103页 |
二、保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的一般性原则和对策 | 第103-106页 |
三、本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 | 第106-107页 |
附录 | 第107-119页 |
一、2006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统计 | 第107-112页 |
二、2005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以及中国原油进口排行榜 | 第112-114页 |
三、2006年世界各国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排行榜 | 第114-116页 |
四、中国原油进口分项数据、数量和价格以及金额统计 | 第116-119页 |
注释 | 第119-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141-142页 |
后记 | 第142-143页 |